下载此文档

8周而不比-课件(PPT·精·选).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八专题学习本专题过程中,思考: 1、你认为一个人应该结交怎样的朋友? 2、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结交怎样的朋友? 【原文】?子曰: “君子周(1) 而不比(2) ,小人比而不周。”(2? 14 ) 【注释】?(1) 周:合群。?(2) 比:音b ì,勾结。?(3) 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译文】?孔子说: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评析】?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 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原文】?子曰: “君子矜(1) 而不争,群而不党。”( 15 ? 22 ) 【注释】?(1) 矜:音j īn,庄重的意思。【译文】?孔子说: “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原文】?子曰: “唯仁者能好(1) 人,能恶(2) 人。”(4?3) 【注释】?(1) 好:音h 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2) 恶:音w ù,憎恶、讨厌。作动词。【译文】?孔子说: “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评析】?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 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原文】?子曰: “视其所以(1) ,观其所由(2) ,察其所安(3) ,人焉廋(4) 哉?人焉廋哉? ”(2? 10 ) 【注释】?(1) 所以:所做的事情。?(2) 所由:所走过的道路。?(3) 所安:所安的心境。?(4) 廋:音s ōu,隐藏、藏匿。【译文】?孔子说: “(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 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 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评析】?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 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思考: 1、一般来说, “言为心声”;但很多时候“言”为什么不是“心声”? 2、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一个人? 【原文】?子曰: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7) 【译文】?孔子说: “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评析】?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 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原文】?子曰: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 15 ? 17 ) 【译文】?孔子说: “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8周而不比-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doc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