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圣人怎样培育下一代
当代人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打从怀孕时的“胎教”就很讲究了。过去,有教授认为怀孕的时候听莫札特的音乐,能够开发胎儿的脑力,另外还有做瑜伽、听轻音乐、看胎教影片、念小说书等等也含有效果。姑且不管效果怎样,新一代父母对于胎教可是不遗余力,目标就是要培养出“优异”的小孩。所谓优异,即是有好头脑、气质过人、才华横溢等等。
不过,“胎教”一词并非是现在才有的流行玩意,早在中国古代的医书和礼仪文件中,即相关于胎教知识的记载。
汉朝重视胎教,对孕妇要求严格
西汉有名的政治家贾谊在《新书》中写道:“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渲,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刘向所著的《烈女卷》亦云:“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馨诵诗书,道正色。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
由此可知,汉朝对于怀孕妇女的要求相当严格:睡眠不可侧卧,必需正直地躺平;坐和站立皆需正直身体;不吃味道奇怪、切割不正的食物;不看、不听淫邪的事物;笑的时候轻柔、即使有怒气也不得口出恶言;夜晚时朗诵经书予腹中孩儿。如此胎教,孩童未来必会是一名行为端正、才德兼备之人。
古医书:音乐安定孕妇心神
古代医书《》一书中所条列的胎教事项更为详尽:“凡女子怀孕以后,须行善事,勿视恶声,勿听恶语,省淫语,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勿下阪,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今男女,如是聪慧,智慧,忠真,贞良,所谓胎教是也。”严禁事项繁多,其严谨可见一斑。
除了很多规范,《》书中也提议孕妇能够“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这方面倒和现在的音乐胎教有些相同,不过这里的音乐并非是直接影响胎儿,而是安定孕妇的心神,以母体的精神影响胎儿,可说是相当科学的作法。
太任胎教有功,周文王圣德卓著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胎教,莫过于《周室三母》中的太任。书中记载:“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意思是说,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怀孕时,不看邪曲不正的场景,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不说傲慢自大的言语;睡眠时正直卧姿,讲求坐姿和站姿,绝对不歪斜身体。她的胎教相当成功,其子姬昌,也就是以后的周文王,在幼年时即圣德卓著,不仅品行端正,还有相当好的学习能力,只要能知道一,便能习得百。后大家均认为是太任的胎教有功。
古代父母重身教,德育始于妊娠
妇女从受孕的第一天开始,按古文的记载,要广‘寝不侧’,就是睡觉要端正,不随便睡;‘坐不边’就是坐的姿势要端正,不要坐一侧或坐歪了;‘立不跛’,《弟子规》有‘不跛倚’,就是站立时要站好,用当代话来讲,你的言行举止、行住坐卧全部要有礼貌,全部不能够随便。做到所谓‘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即从身、语、意三方面要保持内心的清静。
‘非礼勿视’:是指通常不好的,不应该看的,作为一
2021年古代圣人怎样培育下一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