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位课程。社会学原理是社会学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并且应当作为其它社会科学专业和人文科学专业的选修课。
教学目标:社会学原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全面、系统地阐述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社会学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地位与作用: 社会学是以探讨社会的秩序和发展为己任的,既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的一门社会科学。对于促进社会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社会学具有独特的功能。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社会学。而且社会学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教材选编建议::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
学时:100 ;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讲授内容与课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社会学的性质(5课时)
一、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定位:社会科学以“社会现实”为分析对象“社会现实”可以按照社会生活的功能领域来纵向划分,亦可以按照几个分析性构成要素来横向划分。从而可以以矩阵的形式来表述社会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横向划分中的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相并列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这是这一章的难点。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很多的说法。本教材中列出了12种有代表性的说法。综合这些说法,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比较完整和科学的界定: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规律性
三、社会学的方法论和基本视角:西方社会学有两种方法论传统,即实证主义传统和人文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社会学有三种基本视角有:结构—过程的视角;个体—整体的视角;均衡—冲突的视角。
思考题: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有什么样的地位?
3、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传统有哪些?
4、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是什么?
5、社会学的基本视角有哪些?
第二章:社会学的创立和发展:(8课时)
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1、时代背景: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是工业革命导致的急剧的社会变迁的产物;社会学是对当时市民社会所出现的深刻危机的不同回答的产物;
2、思想背景:18世纪后期和9世纪初期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学说和历史哲学,孟德斯鸠、卢梭、孔多塞;启蒙运动后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3、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
二、早期西方社会学(初创与形成时期):
社会学的创始人和主要先驱人物,孔德及其社会学思想;斯宾塞及其社会学思想;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研究及社会学研究方法;韦伯的社会学思想、社会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会学的发展
(一)几种主要的传统学派
1、结构功能论:帕森斯的系统结构功能理论;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中层功能范式
2、社会冲突论:;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
3、社会交换论: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的命题系统;布劳的社会交换:不平等交换产生权力
4、社会互动论:米德的“心智、自我与社会”;托马斯的“情境中心”;库利的“镜中我”;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
(二)当代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思考题:
社会学
社会学原理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