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规模化猪场实用培训教材)主编赵兴全 2009 年7 月专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养猪科技的不断提高, 中国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增多, 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减少。这是世界上所有养猪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 也必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规模化猪场发展迅速,但是这些规模化猪场中相当一部分管理混乱、生产水平低、疫病不断、有规模无效益! 目前, 我国养猪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养猪生产经营作为一项产业来说, 已从副业养猪发展到专业养猪, 从分散养猪。养猪经营者应具备一定经营策略. 技术条件, 也应具备资金, 场地,种源和管理优势。本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和查阅一些文献, 写下本手册贡大家参考,希望读者不断提出改进意见,我们将不懈努力,使本《手册》更具体、更完善、更实用, 努力把本《手册》编辑得更好, 为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目录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第一节猪场建设第二节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及生产流程第三节猪场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第四节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第五节物资与报表管理第六节规章制度第七节猪场每周工作流程第八节存栏结构第九节各类猪的喂料标准第十节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第二章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隔离舍第二节配种妊娠舍第三节人工授精第四节分娩舍第五节保育舍第六节生长育肥舍第三章猪病防制第一节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第二节卫生防疫制度第三节免疫程序第四节驱虫程序第五节消毒制度第六节预防用药及保健第七节常见病防治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第一节猪场建设 1. 猪场选址: 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 3 公里以上; 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 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 100-150 吨) 、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2. 猪场布局:三区式- 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 、生产区;生产区三点式- 繁殖、保育、育肥,相距 500 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 舍、装猪台,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配种舍要设有运动场。 3 .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猪场周围禁止放牧, 协助当地周围村镇的免疫工作;最好设围墙、防疫沟及防疫林。 4. 粪尿处理与环保: 建场前要了解当地政府 30 年内的土地规划及环保规划、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工程。 5. 猪场各类猪舍设计原则及参数: 最重要的原则- 产房、保育舍按生产节律分单元全进全出设计; 猪栏规格与数量的计算, 产房两栏对应保育一栏,保育与育肥栏一一对应;先设计好生产指标、生产流程, 然后再设计猪舍、猪栏; 一般地, 以饲养 500 头基础母猪、年出栏约 1 万头商品猪的生产线为例, 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 窝计算, 则每年可繁殖 1100 窝, 每周平均分娩 20-21 窝, 即每周应配种 24头( 如果配种分娩率 85%). 产房 6 个单元( 如果哺乳期 3 周、仔猪断奶后原栏饲养1 周、临产母猪 1 周、空栏 1周), 每个单元 20 个产床;保育 5个单元( 如果保育期 4 周、空栏 1周), 每个单元 10 个保育床;生长育肥 16 个单元( 如果生长育肥期 15 周、机动 1周), 每个单元 10 个育肥栏;肉猪全期饲养 23周. 第二节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与生产流程我国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 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 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 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 窝,提供 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 年淘汰更新率 30% 左右。肉猪达 90— 100 公斤体重的日龄为 161 天左右( 23周) 。肉猪屠宰率 75% ,胴体瘦肉率 65% 。生产技术指标表( 单位:%、头、公斤)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配种分娩率 85% 24 周龄个体重 公斤胎均活产仔数 10 哺乳期成活率 95% 出生重 ~ 公斤保育期成活率 97% 胎均断奶活仔数 育成期成活率 99% 21 日龄个体重 公斤全期成活率 91% 8 周龄个体重 公斤全期全场料肉比 生产计划一览表基础母猪数 473 周月年满负荷配种母猪数 24 104 1248 满负荷分娩胎数 20 87 1040 满负荷活产仔数 200 867 10400 满负荷断奶仔猪数 190 823 9880 满负荷保育成活数 184 797 9568 满负荷上市肉猪数 182 789 9464-10000 注:
规模化猪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