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爱弥儿读后感.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爱弥儿读后感
第一卷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它添加什么东西。”
卢梭在开篇就表达了这样一个思想:一个好的教育就是要避开习俗,倾听自然,而这涉及到将内在的自然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配合一致,走向自然。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人、自然人,不是野蛮人和公民,而是自由、自然、独立、不依附别人的人。他认为人本性为善,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在文明状态下不违背自然法则,滥用自己的自由,使得偏见、权威、需要、先例等制度扼杀人的天性,那么人必能趋于善。
自然教育的对象和目标是自然人:“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为了实践他的教育理想,卢梭设想自己成为一个设想中的刚出生的孩子爱弥儿(Emile)的唯一的老师,来教育爱弥儿一直到成人,借此来陈述其教育原则。
“必须让孩子使用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力量;”
“帮助孩子一切身体的需要(智慧方面或体力方面),弥补其不足;”
“帮助限制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
“辨别自然的欲望和想出来的欲望。”
第二卷
第二卷则涉及到第二个时期,即2-12岁的儿童。卢梭先培养爱弥儿忍受痛苦。让欲望和能力取得均衡是最重要的,因为自然是这样安排的。
要让孩子只依赖于物,按照自然的秩序进行教育,使得“力量”、“需要”、“能力不足”等几个词占据重要地位。先培育体力而不是智力,因为这符合自然秩序。
在教养小孩的时候,教师本人就应该是一个模范,要有仁爱之心、保持淳朴,谨言慎行。“大自然把这个世界造成了人类的第一天堂,你在这个世界上要小心,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在晚一点才教给孩子关于行为是非的概念
在进入了道德世界后,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也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法则,“绝不损害别人。”
卢梭反对用寓言教导孩子,而是直接讲述真理。
卢梭教育的艺术旨在“保持其(学生)无知的状态。
一个“十一至十二岁的孩子,长得又健又壮,发育得非常之好。”懂得财产;懂得效用的指令“如果你把这件事情做得令我满意的话,我有机会也要做得令你满意的。”
第三卷
少年爱弥儿处于12-15岁的年龄,“到了工作、教育和学习的时期了。”
“ 这是生命中最珍贵的时期,一生中这样的日期只有一次;这个时期特别短促,尤其是想到怎样善于利用这样时间对他是极关重要的时候。”
卢梭认为我们应该按照孩子们的心理去考虑问题,“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们拿我们的思想当做他们的思想”,也因此给孩子们灌入了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
在给孩子们介绍自然法则如地理、物理等方面的知识的时候,卢梭希望能从最普遍的和最显著的现象开始着手。
在论述过程中,卢梭谈到了幸福,“自然人的幸福是同他的生活一样简单的;幸福就是免于痛苦,也就是说,它是由健康、自由和生活的必需条件组成的。道德人的幸福则是另外一回事情。”

爱弥儿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994 KB
  • 时间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