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课后反思
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
了我爱这土地课后反思。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歌
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
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通过我爱这土地课后反
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
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
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
一起来看下吧 !
我爱这土地课后反思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我爱这土地》是几天前我参加“国培”后执教的一堂汇报
课。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先将课文反复地读了几十遍,发现
自己在诗中几处象征含义时不太明确,在理解两节诗的联系
时也颇费了些周折。
于是我想,我都难理解的内容学生理
解一定有困难,便将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1、熟读并背诵,
理解诗意。 2、把握意象领会象征含义,学习运用象征。
3、
品味语言领悟诗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并将教学重点确定
为“理解诗意,领悟诗情”,教学难点确定为“领会象征含义,学用象征手法”。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想教什么,并坚持从“国培”中学来的“简洁、实用”的原则,将整堂课构思为:一读二写。读是主要的。首先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就将这十行诗读背,上课时检查背诵。然后是
第 1 页
“读出层次”:将全诗分三层读,分四层读。以此训练学生概括能力。此时诗中哪些诗句写“土地”,哪些诗句围绕“小鸟”写便一下子明晰起来。于是我便设计了第三次读:“读出形象”,目的是让学生把握意象,通过品味句领会象征意义。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先默读描写土地的诗句,以“从——我看到了一片——的土地”的句式把握土地的形象,再结合写作背景明确土地的象征含义,并举一反三合作
探讨诗中“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 接着便默读静思描写“鸟”的诗句,抓住句品味小鸟的形象,思考诗人借“鸟”抒发的爱国情感 ; 再对第二节中的“我”的予以探
讨,明确“眼里常含泪水的我”的形象是当时所有华夏儿女的特写,第二节诗是第一节诗意的提炼和升华。至此再指导学生“读出深情”。
此时学生能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理解象征意义了。但我认为当代学生读这首诗不能仅停留在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上,还应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于是我便设计了“仿写”这一环节,但由于探讨象征含义时用时过多,“仿写”只能留作课后作业。我让学生想像假如自己就是艾青,行走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土地上,放眼今天的盛世中华,以“假如我是——,我也应该——”开头再写一首《我爱这土地》 ,并尽量尝试使用象征手法。课后我阅读了同学们仿写的诗歌,发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作。这
第 2 页
既在我的意料之中,却又在我的预料之外。
课后我一再反思,这堂课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一点进步:一是自己深入地解读了文本,做到胸有成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处变不惊。二是对“教什么”一直心中有数,教学目标仅三点,简单易行又实际。三是教学设计简洁实用而且略有创
意。特别是“读出层次”这一环节, 既训练了学
我爱这土地课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