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南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
1.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初学《秋日的私语》缱绻着一段难忘的回忆。上完琴课后,我迟迟找不到这首曲目的乐感,老师见我________,把我留下练习,不知不觉早已过了吃晚饭的时间,弹奏效果却依然________,老师带我走出琴房,静静漫步在校园的操场,让我细听秋韵的静谧,晚风仿若在传送老师________的教诲,秋蝉鸣唱打动着我的心扉。聆听中,我________,心中有了清晰的感悟,此时此景与我所弹曲目是如此相衬。原来,情感与曲目的相融是弹琴的真谛。没有情感的投入,练得再多也只会如一杯白开水般清淡,只要将自身的内心世界融入曲目中,才能弹出乐曲的感动所在。重返琴房,我调整心态,秋天的情像涌满心头,带着秋日思念的情怀舞动着手中的琴键,我的思绪飘逸在深秋的夜空。
如今,每当这熟悉的旋律从我指间滑过,婉转流畅的音律从琴房飞出,( )。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没有情感的投入,练得再多也只会如一杯白开水般清谈,只有将自身的内心世界融入曲目中,才能弹出乐曲的感动所在。
B . 没有情感的投入,练得再多也只会如一杯白开水般清谈,只要将自身的内心世界曲目中,就能弹出乐曲的内涵所在。
C . 没有情感的投入,练得再多也只会如一杯白开水般清谈,只有将自身的内心世界融入曲目中,才能弹出乐曲的内涵所在。
D . 没有情感的投入,练得再多也只会如一杯白开水般清谈,只要将自身的内心世界融入曲目中,就能弹出乐曲的感动所在。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欣慰笑容的老师绽放着秋天的美丽,令我至今难忘
B . 老师欣慰的笑容绽放着秋天的美丽,令我至今难忘
C . 老师欣慰的笑容绽放着秋天的美丽,我至今难忘
D . 欣慰笑容的老师绽放着秋天的美丽,我至今难忘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筹莫展 差强人意 谆谆告诫 豁然开朗
B . 万般无奈 差强人意 孜孜不倦 豁然开朗
C . 万般无奈 不尽人意 谆谆告诫 恍然大悟
D . 一筹莫展 不尽人意 孜孜不倦 恍然大悟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2. (3分) (2020高二上·钦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诗文崇尚雅正,风格唯美,但在雅正唯美之境下,却涌现出了以戏谑谐趣为表征的俳谐诗,于北宋时期绽放异彩,蔚为大观,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映射出宋代文化的新面貌、新格局。俳谐诗何以于北宋时期兴盛而广为传播,这与以下四大要素紧密关联。
一为诗人作为“舆论领袖”,影响广泛。正统诗学以诗言志,以诗缘情,以诗感物,其风格与文体一向居于主流。相比之下,俳谐诗虽属小众,却也改变了正统诗文单一的审美形态,体现了人类情感具有的多元性表达的特征,为文化共生所需求。俳谐诗之所以能在宋代大放异彩,诗词名家于其间引领凤骚,当属关键性因素。得宋人喜爱的俳谐诗岀自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大家之手,于庄与谐、雅与俗之间拉伸出一种张力之美,自然会有一种常人作品中所罕见之气象、境界与格局,令俳谐诗更具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其中。二为俳谐诗流传形式多样,为民众乐见。宋代城市繁荣,宋煕宁之后,都城夜市不绝,派繁华,杂剧、诸宫调、傀儡戏、杂耍等艺术众多而为市民乐见。面对喧闹的大众文化,俳谐诗没有采取拒斥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会通。众多戏剧因素如内容、插科打诨手法与形态融入俳谐诗文创作。如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上阕:“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上阕最后一句“破帽多情却恋头”让人觉得调皮打俏,忍俊不禁。
三为俳谐诗于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宋代俳谐诗文本以“戏谑”风格为特征,结构相通于杂剧,先冷后热,先说冷语,后说笑话。黄庭坚的《演雅》是一首动物讽喻诗:“桑蚕作茧自缠裏,蛛蝥结网工遮逻。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该诗前面描写了几十种虫鸟,写得宏伟万象,如天马行空,最后两句却峰回路转,让人恍然明白,确有醍醐灌顶之意,给人以跳跃感,颇具丰富深邃之审美趣味。可见,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有趣,而是有所归旨。
四为俳谐诗符合心理需求,民众乐于接受。谐趣产生之第一要义为心理期待解构所致。俳谐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
河南省汝南县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