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吴文英的题画词.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吴文英的题画词
  摘要:吴文英作为宋代比较善于写题画词的作家之一, 根据所题作品的内容的不同, 他的题画词可分为景物类题画词、人物类题画词和题赠词三种类型。他的题画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他常常以画作真, 实现“真”与“画”的反复叠加;他咏物但不被物所拘束;他睹画生情, 常借助对图画的描写以抒发自己绵缈的情思, 并且惯于以景结情, 在画情交融中极尽画境之幽远。
  
  关键词:吴文英; 题画词; 分类; 艺术特征;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 诗画结合是一种很常见的文学现象, 同样地, 词与画的结合亦是屡见不鲜。大凡词人题画, 不外乎以下几类:或就画写画, 画境依托词境得以表现, 以达“词中有画, 画中有词”之境界;或上片描写画境, 下片则比兴寄托;或遗貌取神, 以画写心, 着重于写自我之境界。梦窗之题画词不惟就画写画, 他尤好以画为真, 且不拘泥于画面, 力图虚实相生, 并将自己之审美志趣、生命体验、款款深情打并入词, 形成情画交融的艺术境界。
  
  一、题画词的界定及其发展概况
  
  (一) 题画词的界定
  
  所谓题画词, 顾名思义就是指题写于绘画作品之上的反映画面内容、意蕴、境界, 并在很大程度上伴随有作者主观艺术想象的一种词。它既属于词的一种, 也属于“题”的一种。我们知道题对于画来说, 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性, 有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画对于题来说, 同样有着直观地解释说明的作用。正所谓诗乃无形画, 画乃有形诗, 可谓是对题和画关系的最好的诠释与说明。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1]这不仅是对王维山水诗的最精辟的评论, 同时也是诗画结合的一个里程碑, 还可以理解为是对题画诗中诗画关系的诠释, 它同样适合于词与画之间的关系。题画词同样应该具备“词中有画”的特征。
  
  然而, 需要注意的是题画词并非只是作为反映画面内容的一面“镜子”, 因为它终究还是词。但凡词, 皆有一个本质特征:言情。这是由诗言志词言情的文体特征决定的, 也就是说词人题画时要同时兼顾到反映画面内容与抒发相关情感。词作家在题画之时, 往往把画面的某一具体的形象作为切入点, 或把画面语言转换为词的语言, 或由具体画面产生一系列的联想和想象, 拓展画面的内容、时间和空间, 实现词境与画境的相互补充与解释。
  
  (二) 题画词的发展概况
  
  题画词是在题画诗之后出现的词画结合品, 题画词发展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词与画最早产生交集的情况可以追溯到张志和。史载:“张志和, 或号曰‘烟波子', 常渔钓于洞庭湖。初颜鲁公典吴兴, 知其高节, 以《渔歌》五首赠之。张乃为卷轴, 随句赋象, 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 皆依其文, 曲尽其妙, 为世之雅律, 深得其态。”[2]不过, 这里的词画结合刚好相反, 是用画的语言“翻译”词的语言。另外, 五代时期也曾零星出现一些词画结合的现象。
  
  词与画的真正结合是伴随着北宋以来词的逐渐雅化而进行的。北宋前期, 在文人的观念里, 词仍然是一种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诗馀”.词的观念主要是继承花间派的艳情传统, 不外乎描写相思别离、风花雪月的内容。主要价值在于遣兴、娱宾, 词跟高雅艺术的画自然不能相提并论。随着苏轼破天荒地提出了“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词的地位空前提高, 从理论上获得了和诗平起平坐的地位, 词也可以像诗那样抒发作者的性情怀抱;随后, 李清照提出了词“自是一家”的词学观念, 她认为:词为“句读不葺之诗”.[3]从本体论的角度, 进一步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同时词雅化程度大大增加。这无疑为原本代表“俗”文学的词与代表高雅艺术的画的结合提供了契机。词和画都具有高雅的艺术追求以及吟咏性情的特征为词与画的深度结合提供了基础。
  
  二、吴文英题画词的分类及其特征
  
  根据所题之画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对象的不同, 可以把吴文英的题画词分为两大类型, 即:人物类题画词和景物类题画词两类;另外吴文英还有三首为女道士之扇所题的词或者说是题赠词。吴梦窗的这三类题画词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现将分别作如下说明。
  
  (一) 人物类题画词
  
  所谓人物类题画词是指题于画中绘画对象以人物为主体的题画词。在梦窗的十余首题画词中, 人物类题画词一共有三首。梦窗的这类题画词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即是词笔不惟仅停留于对画中人物的表面形象的刻画, 还通过画面人物的神态进而揣摩画中人的心绪以及抒发自己的一系列情感。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也曾强调艺术家务必要“模仿事物的本质”, 梦窗这一创作方法正是在于透过画像表面

论吴文英的题画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80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