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食用菌的保鲜.ppt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食用菌的采后生理
食用菌的采后保鲜
Postharvest physiology of edible fungi
1)water balance(水分平衡)
2) respiration(呼吸作用)
3) browning(褐变)
4)automatic oxidation(自动氧化)
5)microorganisms cause metamorphism(微生物引起 的变质)
balance
新鲜食用菌含水量通常高达85%~90%。由于菌体一般缺乏明显的表面保护构造,因而在贮藏中水分极易通过蒸腾(transpiration)和呼吸作用(respiration)而损耗。食用菌失水速度(Water loss rate)取决于菇体形态结构(Morphological structure)、贮藏温度(Storage temperature)及空气相对湿度(Air relative humidity)等。
菌体失水的结果是菌体失重、失鲜,表现为外观收缩起皱,变形,质地变硬,进而影响组织结构、色泽和风味,使商品价值降低。随着水分蒸发的加剧而导致微生物的为害,造成菌体的腐烂变质,因而减弱了菌体的耐贮性。
2. respiration
食用菌采收后生理、生化变化直接或间接与呼吸作用有关。菌体的呼吸代谢,一方面因消耗基质而失重、变味,放出呼吸热(respiratory heat),使贮藏环境温度(storag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升高;另一方面为采后有机体(the organism)提供能量(energy)和物质基础(material basis),使生命得以延续。食用菌呼吸代谢的最大特点是呼吸强度(respiration intensity)大,其呼吸强度可以是其他果蔬(Other fruits and vegetables)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Factors affecting respiration intensity
①随种类(species)和品种特性(variety characteristics)而异,一般热带菇类(tropical mushrooms)呼吸强度较大;
②与子实体的成熟度(maturity)有关;
③温度(Temperature)是影响呼吸强度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一般说来,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呼吸速度加快,温度降低,呼吸速度减慢。但过低的温度容易引起代谢反常,导致冷害(chilling injury)。通常贮藏温度以5℃左右为宜。
Factors affecting respiration intensity
④适当提高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浓度,降低氧气(oxygen)浓度,可抑制 食用菌的呼吸作用;但氧分压过低时,则会导致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增强,乙醇、乙醛等有害物质在菌体中积累过多,产生生理失调,使菌体变质变味。
⑤ 菌体组织机械损伤(Mechanical damage)会促进其呼吸作用;
⑥ 在食用菌成熟过程中要释放出乙烯(ethylene)气体,同时乙烯的积累会促使菌体的成熟和衰老。
3. browning
(1)褐变依起因有酶促褐变(Enzymatic Browning)和非酶促褐变 (Non - enzymatic Browning)
① Enzymatic Browning:在食用菌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极易与酪氨酸(tyrosine)和蛋白质(protein)发生作用,使之被氧化生成黑色素,导致食用菌褐变。
可通过降低贮藏环境中氧的浓度(th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或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polyphenol oxidase activity)来控制酶促褐变的发生。另外,用氧化剂、焦亚硫酸钠等化学药物处理及调节贮藏环境气体组分,也能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缓酶促褐变。
②Non - enzymatic Browning:是不需要酶的作用而能产生的褐变作用,可采用降温(cool)、亚硫酸处理(Sulfurous acid treatment)、降低pH值、降低成品浓度(the finished product concentration)或使用不易发生褐变的糖类(sugar)等方法,控制非酶褐变。
browning
oxidation
新鲜食用菌在贮藏期间,菇体内的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和脂肪(fat)类物质等会自动氧化。糖类氧化后,出现变色(常为褐色或棕色),产生异味。脂类

食用菌的保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97 KB
  • 时间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