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工作总结
又一学期过去了,这一学期的经历使我对班主任的工作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要想切实做好班主任的工作,赢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在开展班主任工作中,一定要遵照“尊重、平等”的标准。所谓尊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二是对学生的尊重。所谓平等,也包含两层内容:一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二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我个人认为,“尊重、平等”的标准是班主任工作成功是否的关键。下面就分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一标准的认识。
一、尊重自己,为人师表
班主任不但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其它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所担负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更重。因为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它老师要多得多,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相对而言要比其它老师高,你的一举一动,全部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含有一个楷模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七年级这一年纪段的学生,她们的生理、心理及综合素质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思维活跃,但认识比较肤浅;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对新事物反应敏感,接收、模拟能力强,但知识较贫乏,分辨是非能力较差;求知欲、成才欲强,但怕吃苦、意志微弱;自我意识强,但自我认识、自控能力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时候假如有一个正面的楷模树立在她们的身边,那么学生会争相仿效,而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她们全部是把班主任作为直接效仿的偶像。试想,假如一个班主任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缺乏上进心,整天无精打采,穿着打扮邋遢随便,这时你不论用多么动听的语言来教育学生,要求她们洁净整齐,要有上进心,要高标准严要求,学生会听吗?不仅不会听,甚至会引发学生的反感。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尊重自己,不论是在穿着打扮方面,还是在言行方面,不论是在教学能力方面,还是在个人修养方面,全部要给学生树立一个楷模的作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二、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部分班主任把学生对她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表现。这其实反应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一个不平等关系,班主任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并没有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个体来对待,而是把她看成一个隶属品,我要你怎样就怎样。这么,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于一个对立的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关键从这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是班主任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相互无高低、尊卑之分。在出现问题时,不要采取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处理问题,而要经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收。学生自觉自愿地做某事和被动无奈地做某事,其效果和结果是大不相同的。二是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班主任要虚心地接收。我们常教育学生要虚心地接收他人的批评意见,一样,作为老师也要虚心地接收学生对她提出的批评意见,不能因为“我是老师,我接收学生的批评,这多丢面子”而拒绝接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实际上,一个越是勇于接收他人批评的老师,学生越会尊重她。当然,学生也可能因认识水平的有限,有时提出的批评意见是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时,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个大度的气量,宽广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要采取包容的态度,要许可学
2021年初中班级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