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的特点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其自己的特点。有人曾说,谚语得具备三个 S: SHORTNESS (短小), SENSE (意味), SALT (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但实际上看来这远远的不够,谚语的涉及面还要广阔得多,它触及一些其他的特征。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谚语的语言特点。具体来看,归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精练性?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谚语“以片言明百意”,从而避免了说教式的冗言赘语,鲁迅谓之“炼话”。这种精练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单句形式如“没有不透风的墙”,“趋热好打铁”,“一个将军一个令”,“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都阐述了一些简单而又普遍的真理。在这些句子中,抽象的概念被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言浅意深,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 口语性?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带有浓重的口语性。例如我们常说的“瞎猫碰着死耗子”,“兔子不吃窝边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是苦虫,不打不行”,“死猪不怕开水烫”, “放长线钓大鱼”等等。虽然用语比较粗俗,却是实实在在挂在嘴边,流于民间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谚语的口语性不仅表现在它的通俗,还体现在它善于巧妙地挖掘出生活中的常例来进行描述,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例如“口里叫哥哥,背后摸家伙”指表面上非常亲热,实际上却凶狠无情、暗下毒手。“按着葫芦抠子儿”比喻用强硬的手段逼人讲真话。这类谚语具有极强的意蕴, 能够启发读者由此物到彼物,进而体会其中的道理。?(三) 声律美?谚语很讲究节奏和韵律,讲究声律美。谚语的节奏,大致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四言谚语如“入乡随俗”,“情急智生”,节奏一般为“二二”; ?五言谚语如“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它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 ?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 ?七言谚语如“天狗吃不了日头”,“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它们不论长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谚语在注意节奏的同时,还注意押韵。有的押平声韵,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中的“言,前”;有的押仄声韵,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中的“到、报”;有的平仄相间,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还有的押尾韵如“先苦后甜,富足万年”中的“甜、年”,押头韵如“人前一只鼓,人后一面锣”等。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proverb ?1、短小精炼,修辞丰富多彩,琅琅上口?句式结构紧凑、匀称、富有节奏感,听起来悦耳, 富于回环和谐的音韵美,这种音韵美增强了谚语的艺术魅力。? Eg :1. Older and wiser. 人越老越精明。?经过社会的不断发展,经过千锤百炼,终成为通俗易懂、意味深长、富有哲理
谚语的特点-课件【PPT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