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重构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重构研究[提要] 本文首先从县域经济、城市空间等级结构出发对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现状进行分析, 认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呈现出核心- 边缘结构、城市空间分布北密南疏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城市体系完善、增长轴体系培育等方面, 提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重构战略。关键词:经济空间结构;城市体系;河南省基金项目: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课题编号: 2011b028 )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收录日期: 2012 年3月 23日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影响,经济空间结构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与协调发展。因此, 在多变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系统诊断和调控就成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 然后对河南省区域空间结构重构的战略进行探讨。一、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一)核心- 边缘结构凸现。河南省经济格局的基本态势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豫西、豫中、豫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 工业发展较快; 而豫东、豫东南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豫北、豫西、豫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在地域上连接,形成经济发达县域集聚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县域数量增加,集中分布在豫东南地区。(二)城市发展地域不平衡。河南省 2010 年共有城市 38个,其中 17 个省辖市, 县级市 21个。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来看: 全省共有特大城市 2 个,大城市 7 个,中等城市 8 个,小城市 21 个,全省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城市空间等级结构系统。从地域分布看, 城市分布明显表现出北密南疏的特点。大城市主要集中在豫中、豫北、豫西地区; 豫西、豫东南和东部平原广大地区城市数量少。如豫北地区城市密度为 个/ 万平方公里,而豫西南地区城市密度为 个/ 万平方公里。从城市规模和功能看, 河南省大城市规模小, 实力较弱, 聚集和扩散辐射功能小。从城市首位度分析, 发达地区的城市首位度一般在2~4 之间, 目前郑州城市首位度不到 2, 规模相对偏小, 不利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二、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重构(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等级体系 1 、培育中原城市群,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中原城市群面积为 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 , 集聚了全省 60% 的城市, 城镇化水平高出全省 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 % 。目前,虽然中原城市群尚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 但是凭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已具备的基础和条件, 可以通过 10~15 年的努力, 在这一区域内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9 个大中城市、 48 个小城市和 374 个建制镇为基础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格局。因此, 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契机, 采取措施, 促进河南产业活动向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地区特别是其中的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沿线城市集聚, 营造产业发展的局部优势, 增强对相关产业的吸引力。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尤其是在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沿线城市,重点做好产业服务环境、交通与信息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经济制度环境和政府环境的建设, 在中原城市群内部形成若干有竞争力的接受产业转移的优良区位, 使之成为河南接受东部发达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据点, 创

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重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