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火星之路还有多远? 通往火星之路还有多远? 前段时间, “移民火星”计划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议论。虽然这一计划从开始便像天方夜谭,到现在更像是坑人的陷阱, 但全球报名的热度还是反映出人类具有浓厚的“火星情结”。一颗神秘的星球,为何会吸引全球的关注?登陆火星的梦想背后,有着怎样的人文驱动?探索火星,对于我们的生命观、世界观、宇宙观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此,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从科技的角度为读者“解密”火星。人类为什么要探索火星? 再也没有别的行星像火星那样酷似地球了虽然“移民火星”计划看起来很不靠谱, 但公众报名之踊跃确实有些出人意料。为什么人们对火星的兴趣这么大?人类为什么要探索火星? “这个问题令我想起 500 多年前的哥伦布, 他曾以为横越一望无际的大西洋就能到达印度。虽然结果并非如此,他却发现了‘新大陆’。”卞毓麟解释说,在 500 多年后的今天, 火星就成了人类新的“新大陆”。现在, 美洲大陆早已住满了人, 就连南极大陆的冰原也在一天天热闹起来。地球上再也没有任何人类足迹不能抵达的大陆了。天文学家开始把目光转向地球之外, 首先考虑的是月球。月球距离地球不过 384-400 千米。 20 世纪中叶至今的人类活动中,开发月球占据着显赫的一席。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阿波罗号”宇航员就已登上月球, 美苏为首掀起了探月高潮。为什么不继续更有效地开发、利用这块“新大陆”? 卞毓麟说, 因为探测发现, 尽管月球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 但月球表面没有任何大气, 是超高真空状态。月球上没有声音, 也没有生命,是一个死寂的世界。人类需要再往远处看。在太阳系中, 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近邻。金星上的环境条件过于严酷,表面温度超过 450 ℃,异常浓密的大气中充盈着硫酸液滴,探测和开发的难度很大。只有火星, 有望成为继月球之后人类的又一块“新大陆”。火星的地壳板块运动不剧烈,所以不会发生大地震很多人并不知道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顺着太阳从里往外数, 地球是第三颗行星, 火星排第四。它的直径是地球的一半, 其一昼夜仅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 约多出 37 分钟。”卞毓麟说, 另外, 像地球一样, 火星上有大气, 有水(已经发现了水冰, 以及湖盆和河道的遗迹), 这提供了生物生存的条件。火星和地球一样,绕着太阳“转圈”,与地球最近时,是 5500 万公里, 最远达 4 亿公里, 这在天文尺度上是很近的距离。火星上有太阳系最高的山,高 27 公里,是珠穆朗玛峰的 3 倍。与地球不同的是, 火星的地壳板块运动不剧烈,所以这颗行星上面不会发生大地震。随着对火星的了解与日俱增, 人们越来越觉得它仿佛就是一个小型的地球。就许多方面而言, 再也没有别的行星像火星那样酷似地球了。而火星和地球越是相像, 天文学家就对它越是关心, 社会公众对它的兴趣也就越大。通向火星我们该怎么做? “十步走”,步步震撼按照“移民火星”计划, 2023 年将把第一批人类送往火星。从一开始人们就质疑,这张时间表是不是太快了?对此,卞毓麟说,我国估计有望在 2030 年前对火星进行无人着陆探测并采样返回。而按照各国航天机构的初步打算,宇航员“登火”大约将从本世纪 30年代开始实施。卞毓麟解释说, 人类飞向火星、甚至定居火星是一个极其漫长坎坷的过程, 我把它概括为“十步走”, 每
通往火星之路还有多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