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驳论?
——向《奇葩说》学写议论文
明确概念
驳论是指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驳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
明确概念
常用的驳论方法:
(1)直接反驳,即是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敌论点是错误的方法。
(2)反证法,为了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反证法。
(3)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回忆迁移
建设性意见:拿来
深度解读,辨析概念
顺势归谬
分层论证
驳论技巧
如何站在驳论的立场上解读文本?
字字揣摩:拆分字句,深入解读文本;
联系背景:把文本放进社会环境中解读;
以退为进:承认对方观点的部分合理性后站在更高角度论证其错误;
揭露本质:抓住要害,揭露对方观点最核心的本质;
拆换字词:改换说法,找出立论的矛盾破绽;
反驳论点:对对方的论点进行直接反驳;
明确观点:对文本进行解读后,表明自己的观点。
回忆迁移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字字揣摩
以退为进
拆换字词
美术馆里着火,如果一幅名画和一只猫,你只能救一个,你如何选择?
正方:救画。
反方:救猫。
他山之石
今天的现场就有一幅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名在哪里?美在哪里?美在这个女人吗?我觉得未必。让我们回到500年前的佛罗伦萨。那个时候的欧洲依然沉浸在黑暗的中世纪氛围里,人们画神,不画人,人们对身外之物——财富、美丽的关注,远超于对人本身的关注。有一个商人把达芬奇请到家中,说,请给我的太太画一幅画吧。达芬奇用画笔留下了这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
从对方论点出发:对方想救的是一幅画,是艺术品。
联系画作背景,尝试讲对方的观点驳倒,悄然转到自己的观点。
他山之石
蒙娜丽莎为什么笑?是开心的笑吗?好像看着有点忧郁。是失落的笑吗?又有点喜悦。其实他为什么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看这个女人笑。我看到了笑,我就是看到这个女人,我看到这个女人,我就是看到了人。那个年代的人,第一次在画作上重新开始看到了人。看见人,关注人,关注生命本身的价值。由此而生的悲悯之心、同理心、不忍、善良,是艺术家想告诉我的事情。
立论:艺术的本质其实是生命的价值。
将名画和猫,即艺术品和生命,从对立的关系转到统一的关系。
他山之石
今天在画馆里,你的面前就有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对你呼喊,你能够做到对他他视若无睹,说我要去救艺术。你凭什么觉得你真的看懂了,get到了那个艺术品里面的意义呢?扔下那只猫,你救下的并不是艺术,而是艺术品,也不是画廊里的艺术品,也不是如你所说历史长河里的艺术品,而是拍卖行里的艺术品,商品世界里有金钱价值的艺术品。可是,抱起那只猫,你所捍卫的,才是艺术的价值。
顺势归谬:如果你对生命熟视无睹,又哪里能懂艺术真谛?
立论:抱起猫,才是捍卫艺术价值。
驳论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