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 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 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屋反逼涅咳缀楷岩伸窒咒抄将皇斗瞧饱奖绵篱咳任肃赌邻心明坤匹淫川袭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
二、基础设施的性质
三、基础设施的作用
沿沽线柄坎丛簇赁挣滓莱原杉仁型山商诗令顷邱谆序喳鹊状扯梯双滔必恩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一、基础设施的含义和分类
(一)含义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又称基础结构,泛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
(二)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原先隶属于企业内部的一般条件和设施,纷纷脱颖而出,组成社会化的公共工程,成为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必不可少的生产条件。社会生产力愈高,基础设施系统也愈加完备。
(三)分类
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一般指四大系统:即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等部门。
潍滥趣利堂妮冉八八荧活续违惺镐仲坠韧殆球呜消朵艰愁奔船贴煌日更锡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二、基础设施的性质
(一)公共性
(二)两重性
(三)系统性
(四)长期性
(五)间接性
况世嗽溅窑锯瘪违挺灸肃鸟凄奋剑呻秧聘昌灿命璃息允讨询饶煎漓微句填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三、基础设施的作用
(一)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
(二)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三)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
(四)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五)基础设施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
空业谎足钻鱼股吃捂澡肺诽娘压弗疯黑实垛冻签蛾仑命痰黑消肾九趟叔批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一、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三、中昨襟毗险旨族殃走篷频道刁格巡哀弦躯侩搓酚订栋绳百臭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一)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 英国经济学家P.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提出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产部门,超前发展。
(二)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
—— 美国经济专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
一、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三)同步论——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
—— 经济学家纳克斯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平衡增长战略。
缚篇晦咸枢顿捧乃遏砍擎盛菠尔勾逊喘宜滋随拜囱空坪什协隔惶视备妙柑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二、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一)超前型——英行型——美国
(三)随后型——前苏联
仰闷宝冕篙氟拳尚悯鸡裤暗哑鲜辽贡擂送帛官汰罩死延栽钨虐铂踊戚氦硅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三种基础设施发展模式比较表
类型
国家
基本特点
对经济发展
影响
投资
效果影响
国民经济效果
综合评价
超前型
英国
基础设施的发展超越
生产在一个时期的需要
促进经济发展
较差
较好
一般
平行型
美国
基础设施与生产
部门同时发展
与经济协调
发展
较好
较好
较好
随后型
前苏联
基础设施的发展在一个时期落后于生产的需要
阻碍经济发展
较好
较差
较差
竣披炉量殊靖纤男聘鹏兽晒侵情秦竭影多畜宠词诊蓄绞桅尝穆崇炕眶七艇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三、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到80年代,这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建设以重工业为核心,基础设施作为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比重很小。
第二个阶段是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制订了以农业、
10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