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认定标准.doc煤矿安全生产隐患认定标准
一、A级安全生产隐患
(-)采掘专业
571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回采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选用液压支架时,超前支护距离少于 40m;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时实体煤顺槽超前支护距离少于60m,沿空顺槽超前支护距离少 于 120m;
572冲击地压危险工作面电站尾距离工作面不符合规定(少于150m);
573采掘机械装备紧停闭锁装置失效;
574采掘工作面空顶范围超过规定或出现冒顶没有安排处理继续施工;
575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取爆破措施时,爆破后不足30分钟进入工作面;
576处理采煤机故障时不摘开滚筒离合器;
577工作面初次放顶未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78工作面支架出现死架、歪架(与地板度数相比超过15° );
579顶板不垮落,悬顶距超过作业规程规定,不及时处理;
580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地点作业时,作业人员的人数不符合规定。
(二) 机电专业
581箕斗装载口高度不合适或箕斗漏炭;
582无安全措施超距离供电;
583井筒内罐道梁、罐道等设施严重变形而未采取措施;
584计量装置失效或者人为超载提升;
585提升闭锁、电话、信号装置不全;
586备用绝缘靴、绝缘手套不按规定试验;
587高压验电器不按规定试验。
(三) 辅助运输专业
588提升设备主绳、尾绳断丝超过规定;
589架空乘人装置钢丝绳断丝超限;
590主要斜巷运输未配备保安绳;
591井下拆解在用封车器具,造成车辆装封车不合格;
592运送危险品没有采取特殊措施;
593处理大件掉道时,有关人员不及时到位。
(四) 地测防治水专业
594不坚持有疑必探;
595不执行超前探放水及其他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或发现有透水预兆强行作业;
596提供虚假图件、图纸资料错误或图纸资料与现场偏差过大,影响安全生产或影响事故 抢险救灾;
597进行防冲工作时未采取钻孔卸压或钻孔卸压孔参数不符合规定;
598冲击地压工作面推进速度超规定;
599冲击地压区域未开展矿压监测;
600对含水层的富水性、断层的富水性和导水性分析不足,判断不准,特殊地点没有采取 必要的探放水措施;
601每年雨季前未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防洪措施执行不力,排水系统未进行联合试 运转。
(五)一通三防专业
602盲巷不设栅栏;
603未经批准随意将通风专线停电;
604甲烷电、风电闭锁装置擅自甩掉不用;
605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未按规定采取设置挡风帘、导风帘等措施造成隐患;
606工作面停采撤除期间未及时按措施施工防火钻孔并压注防火剂;
607不按分级管理规定排放瓦斯。
二' B级安全生产隐患
(一)通用部分
608发现顶板有淋水不加强支护;
609斜巷各车场无提升行车声光报警信号,机车运输巷道的交叉道口、弯道无机车行车声 光报警装置;
610进入危险区域班组长未带《危险区域作业风险分级表》
611不按措施作业。
(―)采掘专业
612采掘工程平面图中井巷工程或嗣室等内容填绘错误或漏填;
613综掘机液压油箱进水乳化;
614遇断层、破碎带没有补充措施;
615工作面遇有断层构造没有加强支护;
616防冲采掘工作面安装压风自救系统,距采煤工作面或掘进迎头超过规定距离;
617采煤工作面梁端距以及端头区空顶距超过规程规定;
618泵站压力未达到规定要求;
619围岩变形严重,巷道应力集中或有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锚杆托盘未采取防崩措施;
620运输机机尾处无护罩;
621掘进工作面无锚杆力矩扳手或力矩扳手不完好;
622掘进工作面无锚杆拉拔仪或锚杆拉拔仪不完好;
623掘进工作面支护设计中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时,现场无监测仪器或仪器不完好的
624采煤工作面未配备单体支柱压力检测工具或无法检测;
625胶带输送机主驱动滚筒包胶损坏严重不及时更换;
626采掘工作面不按正规循环作业;
627冲击地压区域管路吊挂高度超过规定;
628冲击地压区域未正常开展煤粉监测;
629工作面备用支护距迎头距离超过规定;
630巷道修复无故影响通风断面和车辆运行;
631作业现场工具不齐全和没有备足材料处理冒顶;
632刮板输送机压住后不处理,不采取措施强行开启。
(三)机电专业
633保护装置试验不灵敏或不起作用;
634电缆外皮检验有电;
635在用中的机电设备处或应设而未设瓦斯检查点;
636输送机胶带接头硫化质量差;
637输送机胶带钢丝绳芯锈蚀、断裂而未及时采取措施;
638备用绝缘靴、绝缘手套破损失效;
639配电点无沙箱灭火器;
640各种入井管线、接地装置不定期检查。
(四) 辅助运输专业
641矿车连接装置不做拉力实
隐患认定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