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做“读书人”还是“读书的人”]读书人瞧不起读书人.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做“读书人”还是“读书的人”]读书人瞧不起读书人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在人类已经坐上了“电梯”。纸质书阅读率连年下跌,数字阅读率迅猛增加,迎头遇见的不是Book,而是Pad。电子阅读貌似在拯救阅读,让读书的人多了起来,然而快速、快感、快扔的浅层化数字阅读被认为对阅读本身造成了伤害。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阅读?
  正方:“浅阅读”是时代给予的选择权
  浅阅读是有效的网络生存策略
  郑治 媒体人
  看到报道“看帖子超出看书”、“浅阅读”恐将影响国民素质后,我的直觉是“浅阅读”和“看帖子的人首次超出了看书的人”是一个进步。深浅阅读并不能分辨精英和文盲,“浅”的实质是轻松、轻快、轻灵,让“阅读”成为“悦读”,采取群体的快速反馈和路径搜索来替代缜密的思索。我们的生活危机四伏,而我们需要浅阅读这么一个快速获取信息的渠道让我们对世界的改变保持警觉。
  让李敖去思索,我们只需要读李敖
  马兰青 青海师范大学学生
  在层出不穷的载体前,一部分人极难摆出来做思想者的造型,只能全情投入自己的注意力,深陷其中。在浅阅读者看来,她们更喜爱在资讯汪洋中嬉戏冲浪,更喜爱浅尝辄止,什么全部知道一点。“深”和“浅”是阅读习惯,选择“浅”未必就是绝对意义上的“浅”,有时候就像凤凰卫视说的:“让李敖去思索,我们只需要读李敖,是因为把‘深’的任务转嫁给了她,而大家只需要浅显地读李敖。”
  反方:阅读本身就应该是一件“苦差事”
  只看自己好懂的书等于没看书
  梁文道 著名媒体人
  很多非虚构类的畅销书其实是在满足大家的惰性,它们往往用惊悚夸张的标题和新奇的口吻来讲述那些众人皆知的一般道理,经过反复再反复,表面上给人以轻快愉悦的阅读感受,实际上是造成自我心理满足的假象。读完一本很困难的书,你不能说我全部读懂了,不过你的深度被拓展了。最精心的阅读就是你和这个作品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你不能征服她,她也不能征服你,你会和这个作品一直达成一个高度、深度,然后慢慢被改变。
  “过日子”时代的大众阅读
  陶东风 首全部师范大学汉字系教授
  正是盛行于目前中国大陆的“过日子”哲学,催生出了大量的“过日子”图书和“过日子”阅读。现在国民读书日趋功利化,在实用性、物质性和身体性快速增加的同时,审美性、人文性、精神性则日益萎缩。这种阅读暂且称之为“功利性阅读”,它面向现实的生活而不是面向超越的理想,停留于身体表层而不触及灵魂。
  冷观:主要的是,我们在读什么
  浅层化是伪现象
  梁永安 复旦大学汉字系教授
  目前阅读的娱乐化、浅层化,其实是个伪现象。真正的娱乐,意在放松心情,以求休闲过后,能更主动地投入生活。而稍加观察我们的留言板、博客、网页就会发觉,即便是娱乐,很多人也经常带着一丝丝焦虑、苦闷和情绪宣泄,不是真正休闲的心态。那是因为大家心里其实还是关心着现实、渴求着真理。可惜的是,真正值得一读、引人共鸣的好作品还是太少。出版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对称。文化精英们倒了读者胃口,她们才会退而求其次,宁可选择“草根式狂欢”,狂欢的同时却又时不时流露出潜意识里的焦虑和不甘。
  出版界不能一味迎合“浅阅读”口味
  邓伟志 上海社会学会会长
  思想使人进步,然而,思索又往往是沉重的。那

[做“读书人”还是“读书的人”]读书人瞧不起读书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