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的机遇和挑战 [新能源汽车:机遇和挑战并存]
公元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一场围绕新能源汽车展开的争霸战正愈演愈烈,全球乃至中国也掀起了一场“军备”竞赛。 在全球市场上,新能源汽车20年之战的焦点逐步明确,混合动力车已被普遍认为是迈向氢动力车的最好过渡产品,和纯电动车和乙醇燃料车相比,不会包括油料供给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改变,方便市场推广和使用。混合动力车在工作原理上和氢动力车有内在联络,前者能够为后者提供很好的技术贮备。
世界范围内,两派之战如火如荼,中国备战新能源车一样主动并努力着。
2021年,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计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从这一点看,中国是和世界同时的。
现在我国除了氢动力车之外,掌握了几乎全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相关技术, 伴随中国首个电动汽车基地项目日前落户内蒙古,和此同时,相关部门也筹划在继吉林、辽宁、河南、安徽等全国九省区之外的更大范围内推广燃料乙醇。加上生物柴油、混合动力、氢动力……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大有遍地开花势头。但中国自主品牌面临着迷惑:2021年12月,奇瑞经国家人事部同意,在全国汽车企业中,建起了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担负起国家“863重大科技课题”中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两项研究。到现在为止,除了国家的专题补助之外,奇瑞已经投入了上亿元资金。早在3年前,奇瑞纯电动车就经过了国家科技部的组织验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不过因为纯电动车所需的充电站网络等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内不完备,所以无法顺利推向市场。2021年底,北京理工科凌电动车辆股份有限企业将28辆电动公交车按协议要求交到了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并经过了验收,但到现在仅拿到了北京城市内的试验运行许可证。但和混合动力车相比,纯电动汽车为氢动力车提供的技术贮备是有限的,这意味着未来在进行氢动力车研发的时候,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
假如用一条纵轴来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业内的普遍共识是:以汽油车为起点,终点将是氢动力汽车,从起点到终点大约有20年时间。
燃料电池轿车可靠性
和耐久性试验研究
项目介绍: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企业和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和共同负担的上海市经委新能源汽车推进项目――“燃料电池轿车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研究”项目经过了教授验收。项目组完成了对第三代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相当于14万公里的振动试验台整车道路模拟可靠性试验,完成了300个小时,大致相当于10万公里的耐久转鼓试验台整车模拟可靠性试验,完成了6辆“超越三号”车累计万公里的实际道路行驶试验。同时还研究了氢气、空气中杂质对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燃料电池电堆千小时运行试验。
项目负责: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企业、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上海市经委。
趋势和意义:这一试验研究是在2021年年初“十五”燃料电池轿车项目经过科技部验收后,上海市经委随即开启的推进项目,其目标是经过一系列试验性结果,全方面考察中国自主研制的燃料电池轿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为新一代燃料电池轿车研发和燃料电池轿车迈向产业化提供主要数据和结果支撑。
第一辆氢能大巴在上海运行
冲压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的机遇和挑战 [新能源汽车:机遇和挑战并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