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制度帮忙走出“囚徒困境”.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制度帮忙走出“囚徒困境”

  摘 要一个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在“经济人假说”和“有限理性”等条件假设下,最终达成纳什均衡。但这并不是最优结果,怎样降低寻租费用,走出“囚徒困境”呢?本文意在经过分析制度约束的合理性和必定性,对此问题作出解答。
  关键词囚徒困境;寻租费用;制度
  一、博弈论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内容
  博弈论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讲的是AB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关在两个不一样的屋子里进行审讯。警察告诉她们:假如两人全部坦白,各判刑8年;假如两个全部抵赖,各判一年;假如其中一人坦白另一人抵赖,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刑10年。
  在这个例子中,纳什均衡就是。一起来窥探一下两人的心理:从A的角度看,B有两种选择,坦白和不坦白,且这两种选择的概率均为1/2。假如B选择坦白,则A作为一个“理性人”,显然愿意判8年而不是10年,也必定选择坦白;假如B选择不坦白,A作为一个“理性人”,显然愿意被马上放出而不是关一年,必定选择坦白。这么,最终,不管B是否坦白,出于对本身利益的考虑,A的选择全部是坦白。同理,B的占优战略也是坦白。
  实际上,这里不但是纳什均衡,而且是一个占优战略均衡,就是说,不管对方怎样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在这里,“囚徒困境”的结果便是AB全部选择坦白,各判8年。
  “囚徒困境”的假设
  以上纳什均衡的实现是基于一系列假设的:,而且是相同条件下的理性人,相互所取得的信息完全一样,没有差异;,也就是说她们做出的选择除受到法律的处罚外,没有受到其它外部威胁的制约;,交易成本一样,而且没有任何寻租的机会;,双方在被捉进监狱以后是孤立的,完全没有能够达成一些契约的可能性。
  反假设的例子
  以上四个假设,少了任何一个,全部可能达不到纳什均衡。下面来看一个对囚徒来说,整体效用最大的例子。
  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小偷情侣主角——刘德华和刘若英因为一次合作偷窃被囚禁。法院已经确定她俩是合作作案,但却没有足够的证据,于是法官隔离起两个人,分别对两个人说以下一样的话:假如你们全部坦白你俩偷了东西,则你俩共同判刑5年; 假如你坦白而她不坦白你俩偷了东西,则你立功释放而她判刑10年; 假如你不坦白而她坦白你俩偷了东西,则相反,她立功释放而你判10年; 假如你俩全部不坦白,则我们没有证据,但因你俩有前科,因此共同扣留1年。我们已知她俩是情侣关系,心里全部想让对方少判部分,自己判多少年是其次。现在我们来分析两个人心里的小九九。
  刘德华会这么想:若她坦白,而自己也坦白了,则两人全部判5年!而若自己不坦白,则自己判10年,但她无罪释放,这么对她就比很好。因此若她坦白,我应该不坦白。若她不坦白,而自己却坦白了,则我直接释放但她要判10年,这显然不行!而若我也不坦白,则两人全部只扣留1年。因此就算是她不坦白,我依旧是不坦白对她会好部分。最终,刘德华对法官说:我不认可我俩偷了东西。而刘若英心中的想法跟刘德华是一样的,她也想着自己只要不坦白老公就能够早点出来,因此她也跟法官说:我不认可我俩偷了东西。我们知道,两个人全部不坦白的结果是全

制度帮忙走出“囚徒困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