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越古越青春
周庄的出名不是因为她的新奇建筑、她的商业气息、她的摩肩接踵的旅游人流,而是因为她的“旧”,她的“古”,她往昔的生活形态,她原来的模样忆中隐约的家园感,使得她越是古老才越发青春。
最近,因《青春》杂志组织的一次采风活动,和顾前、育邦、黄梵、臧北、汉明、苏野等一干好友又走了一遍古镇。我们离开导游和喧嚣的人群,无目标地在镇上乱走乱撞。
周庄是依河而生的,傍河建街,河埠边建有骑楼和廊桥连通街市水巷,部分老建筑粉墙黛瓦,重脊高檐,砖雕门楼,庭院深深,散发着旧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元素和书香门第、耕读传家的经典风范。在临近河坡的地方,一位老汉已提前将几只晚饭的小菜搬到河边的低矮桌子上,悠然自得地举起黄酒盅,准备享受这一天中黄昏的“仪式”。我们随意走进了她的老宅院,看到晾晒在水泥地上箩筐中的金黄色虾米和被我们一伙人吓得躲藏到院落一角的仓皇小狗。堂屋的正面墙壁上,有已经生出霉斑的一排三好学生的奖状。从醒目位置的旧奖状上能够看出,这个略显破败的旧宅院,仍然延续着耕读传家的期望,让我们生出一丝丝的感动。很多的传统丢失了,就像飞去了的鸟儿不再归巢,但还有一点有关读书和文化本身的信念在生活基因中留存着。
周庄古镇和周围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的不一样之处,就在于她的郊野之气。她的周围还有湖和农田。我喜爱看到镇边和田野、河湖相连接、相过渡的部分,总是有一个迷人的气息,因为古镇的生机除了来自遥远的传承,还得益于深厚的地气。苏州城市园林中的沧浪亭,也正是因其山林野趣的疏朗,成了我爱去的理由。
我们来到周庄,正是风和日丽的春夏之交。从周庄舫上远眺白蚬湖浩瀚的水面,隐约见到田野中麦青变黄。我让想象延伸开去,似乎远方柳林披绿,香蒲抽穗,渔家持篙高歌,满载而归,一字排开的鱼鹰们神气活现地立在船头。那个渔夫的形象应该从顾前和育邦当中选出一个来比较靠谱。她们全部不会亲自拉网打鱼,而像是自己在小船上饮酒作乐让鱼鹰干活的家伙。待酒兴正酣,不知谁先跳入水中唱起古老的渔令小调,鱼鹰们也纷纷跳入水中,上下翻腾,此起彼伏,重新忙得不亦乐乎。喜爱收藏鉴宝的顾前可能因为随身带着一把雁翎,把天上途经的野鸭们全部“骗”了下来,可当老顾生出逮住一只的心思时,“雁群”又集体升空、离去。其实,你要真是从鸟儿翱翔的高度看出去,远处的新区厂房树立,假如半径再扩大一下,当代化高楼里面装满了候鸟般的上下班人群,会大扫雅兴。
当今,在当代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不知怎么的,大家的消费主义观念和欲望需要一些符号来满足。她们立马锁定了欧美风格的建筑及其所代表的潜台词:洋气、有身份、文化品位、格调、奢华……实际上,这是一个全社会崇洋现实和文化自卑心理在城镇计划和建设上的反应。越稀奇反差越大越被追捧,贪大求洋总是有市场需求,各地城镇趋之若骛。2021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大奖为何选择了中国建筑师王澍?看到她设计的宁波博物馆、杭州南宋御街博物馆等,我有点儿明白的意思了。虽说从呈压倒性优势的西方建筑师手上抢活儿实在不易。宁波博物馆在外观设计上大量采取了当地旧城改造中搜集起来的旧砖瓦、陶片,形成了24米高的“瓦爿墙”,同时还巧妙利用了江南的毛竹制成特殊模板的清水混凝土墙。一定是这种从“老”和“旧”中发明出的中国当地风格打动了评委。周庄展现的经典江南水乡特色多少年来被小心呵护着,
周庄:越古越青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