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抗战时期的上海中日间谍战-抗战中日间谍战.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抗战时期的上海中日间谍战|抗战中日间谍战

  “西安事变”后,伴随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逐步形成,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意识到反共已不是国民党目前的首要目标,抗战己成为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头等大事,这个黄埔系中一贯主战的少壮派军人,便把她的工作关键转向加强对日本的情报搜集和斗争行动的方面来。1937年,在她亲自领导下,军统和日本间谍在上海展开了一场波谲云诡、斗智斗勇、高水平的大较量。
  1887年,日本在上海设置了“日、清贸易研究所”,以后又易名为“东亚同文书院”。其实,这是一个打着“贸易研究”、“学院”旗号的日本间谍在华的大本营。它一贯从事以军事目标为出发点的情报活动。抗战前,它由当初的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儿子近卫文隆担任领导人,专司在中国各界的高层人物中物色对象以收买其为汉奸,它的活动范围遍布全中国。
  1937年,“8·13”淞沪抗战爆发,章乃器先生便向戴笠推荐了她的两个得意门生程克祥和彭寿,提议让她们参加戴笠领导的对日反间谍的斗争。对章乃器推荐来的这两个索不相识的人,戴笠自然怀有戒心,她一直极为精明、谨慎,自然不会对其委以重担,于是便派她的部下,她最为信任的得力助手文强去章的寓所和程克祥和彭寿见面,洽谈并进行考察。
  双方见面后,程、彭二人表示:她们全部是同文书院的雇员,值此国家蒙难之秋,她们愿意利用她们和同文书院某教授的特殊关系,打入同文书院及虹口的日本海军俱乐部去,搜集日方情报以报效国家。她们并提出提议和要求:可成立一个“文友社”的组织为掩护,以她二人分别任社长和经理,聘用男女记者五、六个人以展开活动;需三层楼房一幢为社址,需活动经费法币一万元,小轿车一部及司机等。
  文强回来便将情况向戴笠作了具体汇报,戴笠认为:“只恐章乃器先生受骗也!”,但经过重复斟酌、思量后,戴笠便拍板决议:“也只能将计就计了,反正在租界上谅她们也跳不出我的手掌心。”于是便同意了程克祥和彭寿提出的条件,并责令文强:当夜要将“文友社”的编制预算弄出来方便上报立案;三日内要把“文友社”这一反间谍网建立起来并立刻展开活动。随即经其深思熟虑,戴笠又设计好了一整套周密的计划,一步步实施以达其预定的目标……
  戴笠一是派遣黄埔六期出身的特务王树人去“文友社”担任看门人和收发工作,而实际上她却是“文友社”这座反间谍机关的特工总责任人。王系跛脚,到了“文友社”后便到处装出一副奴才相,昏昏痛庸,低声下气,笑骂由人,不仅程克祥、彭寿一直全部把她看成下人看待从未引发过丝毫怀疑,就连戴笠派进“文友社”的全部特工人员也没识破这个跛子实际上就是她们的顶头上司。王树人维妙维肖地饰演着她的“看门人兼收发员”的角色,她平时却以不直接接触的方法,对手下的特工人员不停进行联络,下达多种指示,神秘而有条不絮、卓有成效地领导着她的部下。二是戴笠又让文强去通知程克祥、彭寿:聘用记者必需采取考试招聘,从应聘者中择优录用,不能经过私人介绍录用。同时,戴笠又派遣手下的安占江、吴忆梅两位女特工前往应考,安、吴二人不但年青貌美,受过高等教育,而且还在中央警校受过特殊培训,善绘画、懂摄影、会擒拿打斗、骑马打枪驾车射箭样样皆精,系全能高级特工。她们根据戴笠面授的机宜行事:去应考时不能锋芒太露以免露出马脚,但也不能装得太拙笨反不被录用,须掌握“适度”为佳。二人全部能说会道,去应考后果然被择优录用,顺

抗战时期的上海中日间谍战-抗战中日间谍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