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春秋乐园
接到《散文百家》要举行“走进常州淹城”笔会的消息时,我正从眉山湖滨路旁“东坡醉月”的雕像前经过。东坡先生举杯仰视着天空,带着快意江湖的潇洒。 淹城,是碧水围绕的县城吗?
女儿说能够上网baidu,我没有。我开始想像它的模样,有点欣喜。
我们要去的淹城,距常州十几公里。是县城吗?我问出租车师傅。她大笑。不,是旅游景点,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临下车,师傅又说“这里治安很好,晚上出门也不用害怕。”
听说淹城的历史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那是我无法触摸的久远。全部的生命和小说,全部化作尘埃,不再有痕迹。历史,在三城三河的建筑形制和寥寥的文字里留下依稀的记忆。以后,我们在风雨交加中参观常州博物馆,即使已经在淹城里跑马观花地走了一遍,看见那些重见天日的文物,还是带着不动声色的神秘。我在橱窗外和它们对视,带着女人的情怀。簪子耳环项链手镯,我想象它们怎样在婀娜的女子身上摇曳生姿,让冷寂的历史忽然变得活色生香起来。
站在淹城门口,阳光明亮得灼眼。风从城门穿过,呼啦啦的,好像挟裹着士兵的呐喊。我莫名地惶恐。
入城,却是出乎意料的祥和和安宁。耍杂技的艺人,叉着鱼沿街叫卖的渔郎,在烈日下读书的书生,每个人全部在千年前的市井角色中,沿着固定的路线,慌忙而有序地忙碌着。诸候争霸的厮杀,狼烟四起的纷争,只在电视的荧屏里上演,和眼前的淹城,早已没相关系。
风仍然吹着,带着长袖善舞的味道。有乐声飘来,是吴越的歌女们在为君王献舞吗?
大门很沉,阻挡着阳光的窥探。殿堂里的王座已经空了,独霸天下的雄心,在昏暗的烛光下闪着幽幽的寒光。歌舞仍在继续,只是不论多么曼妙的舞姿也不会有君王高歌附和了。我在人群中搜寻,期待遇见那个绝色在身微蹙眉头便令铁骨铮铮的吴王瘫软如泥的西施。
西施还活着。
在融合了当代光影技术的舞台上,那个“以惑其心而乱其谋”的女子,从画像上走出来,寻求她失散多年的范蠡。即使范蠡数次轮回早已记不起前世的自己,但在穿越盛行的今天,她们还是拨开历史的迷雾,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尽管早有思想准备,小说的结局还是令在场的作家们忍俊不禁。
我没有笑,我在寻求自己的包。
殿堂里的每一个角落我全部找了,没有。全部能证实我和棱子身份的证件全部在包里。在这个距眉山几千公里的地方,没有证件,意味着我们登不上早就预订好票的返川飞机,不能在火车上落得一席之地。淹城带给我的全部新奇和愉悦,戛然而止。
只有一个地方能够再回头寻求——孔子的雕像前。我们在那里下车祭拜,装成xx的样子留影。陪我回去的是春秋乐园旅游企业的陈瑞忠经理。观光车开足了马力,那段风景怡人的路还是显得很漫长。沿途的游人一拨接一拨,我听见旁边的陈经理轻轻地叹气,她在自责上车的时候没有提醒。其实,丢三落四的事件在我身上,早已不是头一遭。包里的现金我是不指望再见到它们了,我只期望哪个“好心的人”顺手牵钱后还能把我们的证件留下。不知为何,越往回走我越镇静,脑子里飘过的全是刚才看过的西施。西施明明是诸暨人,怎么跑到常州来了?我又想起孔子,还有韩非子,墨子,她们全部聚首在淹城,我记得她们是北方人呢,
淹城春秋乐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