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狂怪辜鸿铭 辜鸿铭之怪.docx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狂怪辜鸿铭 辜鸿铭之怪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能够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英国“最会讲小说”的作家毛姆未能免俗,她来中国,想见辜鸿铭,可是等了老半天,辜鸿铭全部爱理不理,于是毛姆的一个好友只好写了封信给辜鸿铭,但那边也没有回应。
  执着的毛姆只好自己去找,最终来到了辜鸿铭的小院子。结果才刚刚进屋,凳子全部没坐热,辜鸿铭劈面就是一句:“你的同胞认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毛姆无言以对。临别时,辜鸿铭送毛姆两首中国古诗,但就是不给她翻译,因为给她翻译就是给她伤害。毛姆不懂汉字,以后请人翻译出来一看,原来是两首专题为临别赠妓女的诗。
  这就是晚清怪杰辜鸿铭,终生穿着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她,看上去就是一介腐儒。而实际上,她却精通英文、法文、德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等科目。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辜鸿铭回到中国之前,早就对中国当初的情况了解明晰。她少年时生长在马来西亚,是橡胶园总管布朗的义子。
  布朗1867年回英国时,把辜鸿铭也一起带去了。听说布朗告诉辜鸿铭,中国已经成为了列强分而食之的对象,唯有学通中西,才能教化欧美。这可能是以后辜鸿铭自己的说法。确实,她一生全部似乎在为“教化欧美”而奔走。
  有个著名的小说是说,某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辜鸿铭,哪个国家的人才最懂生活。辜鸿铭回复是中国。于是又有学生问,最知道生活那为何还要学英文呢?辜鸿铭说,是为了去教育那些西方的蛮夷。
  而在辜鸿铭对外国文学的称呼里也看得到她的态度。罗家伦的《回想辜鸿铭先生》里提到过辜鸿铭教授英国诗的时候会说:“我今天教你们外国大雅。”有时则说:“教你们外国国风。”或是“洋离骚”。
  辜鸿铭偏激,这和当初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在清末民初,洋人到处受人尊敬,还动辄批评中国的文化落后、野蛮,这让辜鸿铭深受刺激,因为在她眼里中国文明5000年,开国亦较欧美为早,竟被欧美人视为“未开化国”。对于辜鸿铭“睥睨中外,诚近于狂”的态度,同为福建老乡的林语堂曾经作过评述

狂怪辜鸿铭 辜鸿铭之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