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插花慢调生活禅意插花
花和禅,总有一个不解之缘。花是滋养双目标一道美景,花是拂过心湖的一缕凉风,和花相伴,品性怡然。源自佛教的东方插花,让我们在慢调的插花过程中,体会源自心底的愉悦、宁静和安详。禅意,油然而生。
当代人多半是大脑主宰的动物,天天不停地思索、计算,飞速消耗着脑力,支配着身体不停往前赶,早已忘了,我们的心也有感觉。
有张有弛,是一个生活的智慧。假如放慢脚步,抛开脑中那些繁杂的是是非非,试着让我们的心做一次主宰,细细感受一件怡情养性之事的整个过程,你可能会发觉,愉快,并不但仅是停留在脸上的一个表情,它更如同一股从心底汩汩冒出的清泉,缓缓流淌过近乎干涸的身体,让我们整个人全部变得滋润而生动起来。
东方插花是一个颇为古老的闲情雅事,最初源于佛教的“佛前供花”。“善因华道”的首席花道家孙可,多年来对东方插花颇有研究,在她看来,佛教中的花代表了漂亮、生命和繁荣,更视花为“因”——有春华之前因,才有秋实以后果。正所谓种善因得善果,因此,东方插花本身就是一个心灵的修行。
虽源自佛家,而插花终因对于真善美的心灵研习,而成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所钟爱的一件雅事。到了宋代,插花更和挂画、焚香、点茶一起,并称为宋代文人四逸。
而到了现在,插花之美也不但仅在于装点生活,带给我们美的视觉感受了,它更映射了插花人的人生态度和性情性格,正可谓花如其人,在插花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认识自己、感受自己、完善自己。因此,插花是一个禅意的冥想,是一个对心灵的洗涤,也是一个对性情的陶冶。
餐桌旁的漂亮繁花
插花是一个心灵的感悟,而将插花摆放于家里的各个角落,专心去惜花、赏花,也一样是一个享受精巧慢生活的方法。
漂亮的花朵拥有一个神奇的正面能量,当眼光触及它时,烦恼也会消散无踪。陶渊明诗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此的逍遥情怀,也源自于采菊以后的插花和赏花。
插花自然是要和环境相适宜的。在食用五谷杂粮的餐桌旁,暖色调的花总能激发我们的食欲。这个位置适合摆放味道清淡的插花,因为过于浓郁的花香轻易干扰我们的味觉,影响进食的乐趣。而部分带有小果实的插花摆放于桌旁,则尤为契合。
禅意花器
插花是一个精神层面的享受,因此它往往重“心”而非“形”。插花时,要做到身正而神聚。所谓身正,既身体、视线和插花作品的中轴线要对正;而神聚则是要排除杂念,专注于眼前的插花。这些插花礼仪也正是一个修心之举,在心神合一之间,烦恼尽除,精神也得到升华。
要完成一盆心灵之作,你需要准备花器、花道剪、剑山等辅助器具。花器,即插花之容器。花器可为瓷器、陶器、木器、石器、青铜器等。 花道剪
禅意插花慢调生活禅意插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