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花,中国人的母亲花
萱草花在细长的枝顶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色彩明丽、形状秀雅,是受欢迎的园艺花草及插花素材。萱草花不但适合观赏,它的花蕾叫金针,也作蔬菜食用,俗称黄花菜。
1
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中国古代常以萱草指代母爱,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萱草花也自然就成了中国的母亲花。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记载这么的诗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期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因为萱草象征母亲,历代文人也常以萱草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唐代孟郊的《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元代王冕《偶书》也写下“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这些足可证实萱草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
2 萱草的传说小说
在历史文件中,不但留下很多明诗佳作,而且还有动有的传说。相传,大泽乡起义前的陈胜家境十分贫困,因为家中无米下锅,不得不出去讨饭度日,加之营养缺乏,她患了全身浮肿症,胀痛难忍。有一天,陈胜讨饭到一户姓黄的母女家,黄婆婆是个软心肠,见陈胜可怜模样,便让她进屋,还蒸了三大碗萱草花让她吃。能处理饥寒交迫的萱草花是那样香甜可口,不亚于山珍海味。只见她狼吞虎吞,不一会三大碗萱草花全进肚子里去了。几天后,全身浮肿便消退了。陈胜十分感谢黄家母女,并表示以后会报答的。
大泽乡起义后,陈胜称王时没有忘记黄家母女,便将她们请进宫里。尽管天天摆酒设宴,无数佳肴珍膳全部引不起陈胜的食欲。忽然,陈胜想起了当年萱草花的美味,便请黄婆婆再蒸一碗给她吃。黄婆婆又采了部分萱草花,亲自蒸好送给陈胜。陈胜端起饭碗,只尝一口,竟难以下咽,连说:“怎么回事,味道不如当年了?”黄婆婆说:“没什么可奇怪的,这真是饥饿之时萱草香,吃惯酒肉萱草苦啊!”一席话,羞得陈胜跪倒在地连连下拜。今后,陈胜将黄家母女留在宫中,专门种植萱草,并时常吃它。因为黄婆婆的女儿名叫金针,而且萱草叶的外形像针一样,因此大家又叫它“金针菜”。消息一传开,大家就纷纷用萱草根来诊疗浮肿病症,以后被郎中发觉,经过重复应用成为一味常见中药。
3 宜食宜药的黄花菜
黄花菜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需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出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常和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和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黄花菜的做法也比较多,可用于煲汤、炒肉、涮火锅等。
黄花菜还有药用价值,确实能增强大脑功效。中医认为金针菜性味
萱草花,中国人的母亲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