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观其友而知其人 [观其外知其内 观其友知其人].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观其友而知其人 [观其外知其内 观其友知其人]

  〔关键词〕 中学生;不良交往;成因;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件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07―0008―02
  苏格拉底说过:“告诉我谁是你的好友,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说明在社会生活中交友的主要性。多年来大量的事实说明,中学生违法犯罪最直接的原因是交上坏好友或坠入犯罪团伙。可见,不良交往是造成中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良交往的危害
  1. 不良交往是中学生违法犯罪的“中介变数”。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很多,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原因全部会成为中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不过,在这众多原因中,并不是全部的原因全部和中学生违法犯罪相关联,相反,很多相关原因是经过一个“中介变数”而和中学生违法犯罪相联络。比如,在家庭原因中,家庭不健全就可能成为中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客观原因,不过这些原因往往全部是经过不良交往这一点起作用的。
  2. 不良交往对中学生违法犯罪动机的形成有催化作用。首先,不良交往是形成中学生违法犯罪的直接动因。对大多数违法犯罪中学生来说,开始她们并没有显著的犯罪动机,而是在社会交往中受坏好友的影响、怂恿、引诱而产生违法犯罪动机或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这不但说明中学生不成熟的特点,也说明不良交往对中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影响作用。其次,不良交往对中学生违法犯罪动机产生强化作用。这是因为中学生相互交往易产生情绪感染。另外,违法犯罪中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还会使她们增强“安全感”,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这就为其违法犯罪动机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
  3. 不良交往扩大了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这种危害性的扩大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造成违法犯罪中学生的人数增加。二是表现为作案情节恶劣,作案手段残忍。因为不良交往是“交叉感染”的,形成团伙就轻易造成很多恶性案件发生。
  4. 不良交往增加了预防中学生违法犯罪的难度。对于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目前,学校、家庭和社会采取了很多良好的预防方法,不过,这些方法经常受到不良交往的干扰。比如很多学生曾经是学校的好学生、家里的好孩子,但因为不良的交往,经不起坏好友的引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而部分犯过法的学生,经过公安部门的帮助教育,有悔改表现,想重新做人,但因为摆脱不了坏好友的引诱、威胁,从而重蹈覆辙,再次违法犯罪。可见,不良交往是预防中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个主要障碍。
  造成中学生不良交往的原因
  1. 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原因是造成中学生不良交往的主要条件之一。中学生是社会的一员,她们的交往受社会的影响。社会上主动的原因,总是从主动的方面给中学生施以正确的影响,这一点是最关键的。但从中国现在的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消极原因。社会上的腐朽思想和不良习气渗透到校园,使少数“免疫力”差的学生思想动摇。如部分学生受到了社会上“读书无用论”、“贪图享乐”、“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厌学弃学、离家出走;色情暴力书刊和音像制品的泛滥诱使部分中学生搞偷窃、抢劫的违法犯罪活动。
  2. 学校教育的缺点也是造成不良交往的原因。中学生不良交往的形成和学校教育的缺点有很大关系。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庭”,是学习知识、介入社会交往的中心。假如学校能够全方面地关心每

观其友而知其人 [观其外知其内 观其友知其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3-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