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言贵有序-言有序.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言贵有序|言有序

  [摘要] 本文试图对言语表示的过程深入细化,包含思维中的言语和思维的言语表示,来探讨言语表示中含有“统摄”作用的标准,即“言有序”标准。深入得出“言有序”在言语生成和言语表示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更加好地指导言语交际活动。
  [关键词] 思维 言语 言有序 统摄作用
  一、思维中的言语
  依据认知语言学,认识能力的发展是先于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就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言语能力的发展。加上言语是一个非本能性的、取得的、文化的功效,因此必定受到思维的影响和制约。既然思维对言语活动如此主要,接下来认识一下汉语的思维方法和它对言语形成的影响。
  
  传统哲学的影响
  李约瑟在《东方和西方的对话》中指出:“中国的哲学是一个有机自然主义,即对自然的一个有机的认识,是一个综合层次的理论,其本质不是二元论,而是整体论。”而整体性的认识论表现在方法论上,则是一个强调直觉性、形象性,重视直观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和问题的论述多依靠比方、象征、联想、类推的方法。由此可知,汉民族的思维是一个重视整体、依靠直觉和比象的认知方法。比如,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竹》: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树,长庆二年春。
  以上四个句子,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堆积。但依据汉民族的思维特征,可知“半朽临风树”是“立马人”的喻体。白居易意在:长庆二年春天的立马人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为了达成交流的最好效果,作者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和所表示感情之间的联络,然后用语言有序地表示情感。这首诗的魅力所在,就在于言语的有序隐喻了作者认知事物的思绪和感受,从而自然地流露出真实的感受。
  《周易》和古典文学的影响
  《周易》很早就有语言问题的讨论,即使是零碎的,但包括语言的方方面面。在《艮》卦爻辞“六五”中说:“艮其辅,言有序,悔亡”。意思是说:“抑止其口,说话中肯,条理分明,悔恨消亡”。正如清代方苞所说:“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以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比如,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平实地把农村生活中多个平常的景物勾勒出来。各景象依自然的有序和作者“闲逸”的情调融在一起,充满了诗情画意。因此说,思维的“有序性”隐喻了大家认识和感观世界的“有序性”,从而决定了思维中言语的有序性。
  2.“意”和思维中言语的关系
  依据日常思维的实际,思维的过程通常是“一气呵成”的,而汉语是意合型语言,因此“意”是贯串一直的,也是表示思想、传输信息的精神所在。对说写者来说,首先是对当初整个情境“意”的整体把握,在特定“意”的统摄下,固有的思维方法发生作用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思维活动。
  二、思维的言语表示
  笔者认为言语表示是对思维中言语的细化和外化,在此过程中,包含对选择、安排、加工等修辞方法的利用。为了叙述更具合理性,结合思维的三种方法加以叙述,方便更加好地说明言语表示的可操作性。
  
  本文所说的概念是言语交际中的概念,是在意的统摄连贯下,选择和意相关的事物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之间一定要有逻辑

言贵有序-言有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3-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