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七章 假体腔动物.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七章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假体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了解寄生虫与寄主的相互关系。
重点:
假体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假体腔。
寄生线虫的生活史。
学时:
讲授3学时。实验6学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授课。
讲授、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假体腔动物是动物界中比较复杂的一个较大的类群,又称原腔动物(Protocoelomata)。这个类群包括7个门的动物,它们的外部形态差异很大,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不太清楚,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有假体腔。假体腔是动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类型。现在以线虫动物门为代表说明假体腔动物的特征。

第一节线虫动物门(Nematoda)
线虫动物门是假体腔动物中一个重要类群,已知约15000种,据估计有50万种,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类群。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和土壤中,也有寄生于动物和植物体内的。
一. 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两侧对称,体不分节或仅体表具横纹(假分节)
体表有角质膜。是由上皮分泌形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坚韧富有弹性,起保护作用。
角质膜下面是一层合胞体的表皮层(无细胞界限)。
三胚层,具假体腔。
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是胚胎时期囊胚腔的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
5. 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和肛门,具发达的肌肉质咽,但肠壁无肌肉层。为管中套管结构。
6. 无循环系统和特殊的呼吸系统。
7. 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但是是由原肾细胞(一般为1细胞个)或腺细胞(一般为2个细胞)衍生形成.
8. 神经系统: 为筒形,由围咽神经环,以及从围咽神经环向前发出6条神经和向后发出6条神经索构成,神经索都嵌在上皮中。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感觉器官不发达,主要有纤毛窝、乳突、眼点、刺毛等。
二. 代表动物——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之一,感染率高,尤其是儿童。
1. 外形: 20—30cm。雌虫:粗长
雌雄辨别
雄虫:细短、尾呈钩状,具交合刺
从外形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
背唇:1片,具有2双乳突
口(在前端顶部,有3片唇)
腹唇:2片,各具一双乳突和一侧乳突。
排泄孔:口稍后腹中线上。
雌性生殖孔:体前1/3处,腹中线上。
生殖孔
雄性生殖孔:与肛门合并成泄殖孔,自孔中伸出一对交合刺(spicule)
2. 体壁见蛔虫横切图。也为皮肤肌肉囊,主要结构有:
角质层:发达,由皮层、原纤维层、基质、纤维层和基膜构成。
体壁表皮层:一层,为合胞体。
肌肉层:为纵肌,不发达。

背线:1条,内有背神经管。
体线腹线:1条,内有腹神经管。
侧线:2条,较发达,内部各有一纵排泄管。
:简单,为一直管,口——咽——肠——直肠——肛门(雄虫为泄殖孔)。
肠壁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内缘有微绒毛。无消化腺(为什么?)。
4. 呼吸和排泄:为无氧呼吸。排泄器官是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的“H”型管(见图),伸向体后的2条纵排泄管,位于侧线内。
5. 神经系统: 筒状

第七章 假体腔动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