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教学设计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设计思想]
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角度我们提出以下教学设计原则:
一、先言后文。学生学习一篇文言文,总是要先扫清理解上的文字障碍,知道每个字词句在文中表达的确切意思,从而正确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不误解,更不曲解。“言”这一关过了,才能自然进入“文”的阶段,对文章蕴含的文学和文化进行一番品味和评析,汲取优秀文化遗产中丰富的精神营养。“先言后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程序。“边言边文”“先文后言”,都不太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二、先生后师。不管学习“言”还是学习“文”,教师都不应走在前头灌输,以自己的教代替学生的学,而应该让学生先动起来、学起来,让每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体验,然后教师才顺势说出自己的基本理解,努力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提升。可以说,这是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当然,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前,教师一定要先引导,讲方法、提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而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遵循三个“尊重”的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
[教学目标]
1、“言”的知识性学习。掌握自己感到陌生的字词句知识,正确把握文意。
2、“文”的人文性感悟。对语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步:教师激趣导入
屈原这个名字,我们都很熟悉,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民间习俗。那么他在投汩罗江之前,曾有过怎样的心理活动呢?他坚守着怎样的人生态度呢?今天要学录了这些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选自《楚辞》的名篇《渔父》。
第二步: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引导:先请每人从题目到课文到每个注解都认真地自读一遍,形成整体感知。读的时候可以采用默读不出声的方式,边读边思考。
学生自读五分钟左右。
第三步:先学文言之“言”
1、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这篇课文字词和句子的意思,老师不准备现成解释和翻译给同学听,而要让你们自己主动去探究获得;再说每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有些人这些字词句过关了,那些字词句没过关,而有铺人刚好相反。所以接下来就请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积累新的字词句知识。要求逐字逐句地看过来。遇上不能解决的先做个记号留着,或直接写到备用纸上。
学生自主学习五分钟左右。
2、互助学习
教师引导:刚才每个人已经独立学习了一遍,接下来要发挥集体的作用了:请以上下桌六人为一小组,每人把自己学习中不能解
《渔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