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苦与最乐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苦与最乐
主备人:延津县初级中学 周英武 张素霞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2、根据所学的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课前达成
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契( )约 ②揽( ) ③悲天悯( )人
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
⒊小组讨论,并完成下列练习:
对人的责任:
对事的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⒋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失意
悲天悯人
如释重负
④无入而不自得
课堂展示
一、激活思维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下来,让我们与
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
二、活动之旅
活动一、我读我说
(1)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2)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活动二、我品我析
1、本文为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文章补充一个论据。
2、你认为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活动三、我悟我明
你认为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活动四、我思我辩
从下列辩论题目中任选一个,开展本组间辩论。
1、“十年寒窗”到底是苦是乐?
2、“认真值日”是苦是乐?
课堂小结
这是篇闪烁着作者超凡智慧的议论文,文中提出了一个既普通又深刻的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让读者掩卷深思,荡涤心灵,同学们,
学过本篇文章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尽到责任了吗?我们快乐吗?
课后反思
学过本文之后你有何收获?有什么好的建议?
从本文中我学到了 。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1891年至1894年从师康有为,受学于广州万木学堂。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学总教等学说和变法主张。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

最苦与最乐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14042****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