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家祥
“国内竞争国际化,就是现在一种竞争态势,所以国内航空公司之间要能合作的就先合作,不要听到整合就以为谁吃掉了谁!”
《中国新时代》:7年走来,由原先亏损的企业,变成了一个连续盈利的新国航。一路走来,您觉得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李家祥:应该说搞企业没有轻松的时候,都是比较艰难的,直到今天还不能说我们就轻松了。要说最艰难的时候,是上市的时候,如何使我们的国航卖一个好价钱,所费的脑筋、心力是最多的,当时最担心的是怕我们国航“好马卖个驴价钱”,把国有资产贱卖了。
《中国新时代》:从三航合并、收购山航、星辰计划,到目前加入星空联盟,对于国航的发展战略,您是如何安排的?
李家祥:我们国航的经营理念有一句话,叫做以联合促发展,以整合聚能力。以联合促发展,主要指的是外部,外部通过联合来促进发展;以整合聚能力,主要是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这就是内外的结合。
当年三个航空公司合并,这是2002年民航的一个大动作,是国航很好的发展机遇。国航首先是在内部统一、整合上下工夫,做了大量工作,这样的话,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优化和配置,这样就使新国航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个新的提升。
收购山东航空实际上就弥补了国航在华东地区,特别是在山东地区,包括山东周围市场的空缺,使这种资源和国航进行了很好的联合;我们和香港的国泰航空的星辰项目,实际上就是通过股权交换,进行了新的联合,这样就形成了南北互赢的局面。2007年12月,我们国航正式加入星空联盟,这样国航借助联盟的网络,进一步扩张到全球范围。
《中国新时代》:一般来说,在联盟中,各成员公司的资源是可以共享的,那么成员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如何平衡呢?
李家祥:近十年内出现了世界三大航空联盟,其中星空联盟最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慢慢就形成了联盟和联盟之间的竞争,但是联盟的内部毕竟不是一个公司,只是合作的关系,成员互相之间还是有竞争的,但联盟内部可以协商。比如去年国航和国泰的合并,因为国泰不是星空联盟的成员,我们就和星空联盟的成员协商,如果有和联盟冲突的地方,我们就进行规避,比如香港到亚太、内地的航线,我们就不能做出损害联盟其他成员利益的事情。但联盟内部成员的合作,有时候也会互相合作到一起去,比如法航和荷航就合并为一家公司。
《中国新时代》:把国航打造成为一个“超级承运人”,是出自于您的想法吗?
李家祥:对,我是有这个观点。为什么呢?从运输量来说,我们现在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国(第一是美国)。但是中国的航空公司在全球的竞争力还是有差距,可以说在前十名、前十五名,都没有我们中之地。这就和我们航空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所以,如果说真正形成一个和国外航空大集团竞争的航空公司,我们必须要打造中国航母级别这样有能量的航空公司。当然不光国航,其它公司也可以做,我们能出现一个、两个更好,出的越多越好。可是现在客观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一个这样的都没有。只是我们向这个方向进行努力,努力的过程有许多办法和许多手段。
《中国新时代》:那您是否还会有继续收购航空公司的计划呢?
李家祥:民航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国际化。全球航空公司有
1500多家,世界航空协会有265家左右
对话李家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