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常德传企业的境界由领导者决定.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常德传企业的境界由领导者决定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青岛港是一个有着117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青岛港吞吐量只有2000万吨,现在超过3亿吨。当时资产不足5亿元,现在达到200多亿元。当时只有一个百年老港区,破烂不堪,现在是世界第七大港。20年来,青岛港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50多亿元,其中连续5年上缴青岛市地税居全市第一。今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1-7月份港口吞吐量和收入仍然实现同比分别增长5%。
  青岛港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国企振兴发展之路,这一切,离不开为青岛港默默工作四十多年的领头人――常德传。
  
  因贫困改变命运
  
  常德传出生在海边一个穷苦的家庭,从小吃着发霉的玉米面,穿着露了脚趾头的鞋。上中学时,一个人走进了常德传的心里,这个人就是保尔&#8226;柯察金,“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深深地刻在他心底。他觉得,自己的一生也不能碌碌无为地度过。1968年,常德传从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入了青岛港,当了一名码头装卸工人。
  走进当时的青岛港,眼前看到的情景令他震惊了。工人们穿着破棉袄,腰间扎着麻绳,每个人的衣服都露着棉花。少年的贫穷和眼前的艰苦深深地刺痛着他,一定要改变青岛港,一定要改变工人兄弟的穷命运。他在心里默默地下定决心。
  他拼命地干活,一百多斤重的大包,扛起来就跑;别人下班了,他还把货底清理干净,琢磨着高效的工作方法。心中有活,手上有活的常德传得到了大家的喜欢和肯定,他一步步踏实地前进着。常德传先后担任过机电科技术员、副科长、科长,作业区党委副书记、作业区主任。1988年,青岛港实行局长负责制,他担任了局长。
  当时的青岛港是典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型国有企业,背负着国有企业同样的“两座大山”:人员富余――两千多万吨的港口吞吐量,人员却高达一万六千多人;资金短缺――年总收入仅为两亿多元
,而建设一座码头少则几亿元、十几亿元,多则几十亿元。
  面对这样一个老旧落后的港口,常德传带领青岛港人进行了一场历时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港口革命。如今, 增值裂变到现在的两百多亿元。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日本、美国所有港口,成为世界第十大集装箱港口,用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干出了三个青岛港的吞吐量,创造了“1>3”的奇迹,开世界港口发展之先河。
  
  我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四十不惑”一定是40岁的人才有的感觉吗?
  不。
  已进耳顺之年的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常德传是在2008年对于“四十不惑”这四个字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这一年,离他从大连海事学院毕业服务青岛港恰好40年。
  也正是这一年年初,华尔街的金融海啸波及欧洲。但当时,中国企业多数仍在隔岸观火,他们并没有想到,此后的天空,会如此长久地被经济危机的阴霾笼罩着。
  但常德传的经验告诉他,青岛港乃至中国企业的危机,已经山雨欲来。
  事实应验了常德传的判断。2008年10月,港口吞吐量锐减
,铝矾土下降60%,%,%。而在全国,珠三角的企业倒闭风潮与一线城市大规模的裁员风暴此起彼伏,全国经济陷入对金融危机的恐慌之中。
  已经没有人再去相信“变危为机”的天方夜谭,“抄底欧美”更像是一个笑话,中国企业已经把生存当作了第一要务。但这时的青岛港做了些什么?拆房子(替客户),抢市场(给自己),涨工资(为员工),对外扩张(押未来)。
  一时间流言四起,甚至有人认为常德传是在用国家的钱和资源“豪赌”。对于这种评价,常德传一笑置之:“我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果然,一年后的今天,所有质疑烟消云散,曾经被认为“胆大妄为”的常德传,赢得了所有怀疑者的尊敬。青岛港在困境中的成绩,被冠以“逆市飞扬”的称号――2009年一季度,%,一举超过上海港,成为国内吞吐量第一大港。
  显然不能将青岛港的成功,归结于这

常德传企业的境界由领导者决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