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洲海鲜食府的特色菜肴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雪菜大汤黄鱼
原料:野生大黄鱼,又名石首鱼。《本草集解》记:“石首鱼初出水能鸣,夜视有光,头中有石,如棋子。”野生大黄鱼生长期很长,古时候黄鱼和鲥鱼被认为最贵重的鱼种,由于目前渔业资源衰退,野生大黄鱼的产量非常稀少,一般1斤左右野生大黄鱼的生长期3到4年,2斤左右的生长期为5至8年,3斤以上的生长期最少也要10年以上,因此更显名贵。
目前许多地方都养殖黄鱼,但是野生黄鱼与养殖黄鱼有质的区别。野生黄鱼的身材瘦长,颜色金黄,其肉质成蒜瓣状,鱼肉用筷子轻轻一拨如天女散花。而养殖黄鱼身材短、肚子大、头小、有泥腥味,一般一斤左右的鱼只要养殖
7―8个月即可上市。
特点:汤汁乳白浓醇,咸菜鲜脆爽口,其高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食品,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与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是宴请佳宾的传统名菜。
家烧年糕黄鱼
原料:野生大黄鱼。
特点:舟山的民间名吃,是以前江浙一带逢年过节必备的佳肴。寓意黄金满堂,年年登高。黄鱼酱香浓郁,年糕滑爽,鲜美无比。
align="left">
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舟山渔场一直为沿海渔民共同捕捞场所。解放以后,从浙江、江苏、福建省以及上海来舟山渔场捕捞的渔船不断增加,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的部分渔船也一度到这里捕捞。上世纪
60年代到70年代,集结在嵊山渔场捕冬季带鱼的渔船,在旺汛高峰时达1万艘、渔民人数在15万以上。
由于舟山附近海域自然环境优越,饵料丰富,给不同习性的鱼虾洄游、栖息、繁殖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据统计,舟山渔场共有海洋生物1163种。按类别分:有浮游植物91种、浮游动物103种、底栖动物480种、底栖植物131种、游泳动物358种。捕捞的主要品种有带鱼、鳓鱼、马鲛鱼、海鳗、鲐鱼、马面鱼、石斑鱼、梭子蟹和虾类等40余种。其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为舟山渔场捕捞量最多的资源群体,被称为“四大鱼产”。
从上世纪初期到七十年代末,舟山渔场春季有小黄鱼汛,夏季有大黄鱼和乌贼汛,秋季有海蜇汛,冬季有带鱼汛。随着大批机动船常年投入生产,渔汛季节已无明显界限。然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舟山渔场的小黄鱼、大黄鱼、乌贼、海蜇已形不成渔汛,带鱼汛亦出现旺汛不旺,网产趋低的现象。
抱盐米鱼
原料:野生米鱼
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重达数斤
海中洲海鲜食府的特色菜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