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一
故事的时间发生在1915年的仲春,将近一百年前的事了。那一年的圣诞节,辛亥革命的大将蔡锷宣布云南独立,组织了护国军发动了倒袁的护国战争。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云南的普洱城,这是一座又旧又破的老城,可是在那条最为热闹的东大街上,立着一座颇为新潮的大房子,有两扇黑漆大墙门。大门上钉着一块标牌,上面写着“镇南镖局”四个大字,甚是威风。此刻,正是午间时分,推开大门进入一个宽敞的院子,院子的两边列着几个兵器架,上面插满了十八般兵器,空无一人。原来人们都聚集在客堂里,客堂的一张八仙桌上布满了丰盛的酒菜,全是大鱼大肉,大碗的酒,一场欢宴马上就开始了。
镖局的大当家武镇南面南坐在上首,他身旁是他的爱女小莺;左首坐着武镇南的大徒弟毕功田,右首坐着他的二徒弟严承书,下首坐着的是他的三徒弟,此人是武镇南哥哥的儿子,名叫武子南。武镇南举起酒碗,向三个徒弟颔首道:“今日为三位饯行,望你们一帆风顺到达目的地,以钱换货再一次凯旋。那时我同小莺必当还为你们办接风酒。”
三个徒弟一起举碗一口把酒饮完,众人落座边吃边叙。武镇南四十七八的年纪,一张枯黑、瘦瘦的老脸,目光中似乎老在刺探人。颔下留着一撮山羊胡,更显出了他的狡猾。接着他又对三个徒弟轻声说:“这一次走镖是镇南镖局最后一次买卖了,事成之后获利定然不少,我想把镖局关了改做其他生意。如今民国了,镖局早已不时兴了,云南的镖局恐怕就我普洱这一家了。”
三个徒弟对武镇南的话似乎都有所疑惑,可是又自知不便多问,只是说:“一切听从师傅安排,我们依然忠心跟着师傅。”
一顿饯行饭足足吃了三个小时,众人酒足饭饱之后便离开了饭桌。大师兄毕功田对武镇南一拱手道:“师傅,我们趁天还未黑,早点起程吧。”
武镇南望望天色,眼见天边的一角飘来一阵乌云,像是马上要下雨了,武镇南犹豫了一下道:“天就要下雨了,你们等一下起程如何?”
二师兄严承书接住师傅的话说:“走镖不讲究什么节气天气,所谓风雨无阻。”随即一行人走进了院子,院子里息着两辆马车,每辆马车上上下下叠着两个大木箱,各驾着一匹高壮的健马。小莺也快步跑到院门前,敞开了两扇黑漆大门。大师兄拉住一匹马的马笼皮革,将马车牵出了大门。二师兄、三师弟两人也把另一辆马车赶出了大门。
武镇南和小莺刚将三个师兄弟送出大门,倾盆大雨夹杂着雷鸣电闪哗哗而下,还刮着叫人睁不开眼的狂风,天色一片幽黑,有点骇人。武镇南刚想劝慰让其雨停再走,不料毕功田在马屁股上狠狠抽了一鞭,驾着马车飞驰而去。二师兄、三师弟见状也只得扬鞭驱马跟在他后面奔驰。此时,狂风暴雨愈加地猛烈,武镇南关上大门回到院子里,心中不禁嘀咕:“这风雨来得真不是时候,恐怕是不祥之兆吧?”他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口,只是望了一眼站在他身旁小莺那张漂亮的脸蛋。
话说茶马古道,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对外贸易影响力不亚于丝绸之路。它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西藏,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主要是马匹运送到内地,茶马古道因此得名。历史上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一条是青藏线,另两条是滇藏线和川藏线。青藏线经过昌都,滇藏线从普洱出发经下关中甸(今香格里拉)等地一直到西藏的拉萨,再经江孜等地然后出境。川藏线则是由雅宾出发经昌都等地至拉萨,再经日喀则出境。
话归正题,云南是个四季如春的省份,尤其是南国的边陲地区,时逢仲春,丽江岸边的山道上,漫山遍野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绚丽多彩,目不暇接,尤其是那杜鹃花,红得诱人,衬着满山葱郁,令人心旷神怡。早上九、十点钟的时候,在暖烘烘的春日下,有两辆马车从南向西驶来。第一辆车上的赶车人,是一个魁梧的中年人,约有三十七八岁,皮肤黝黑,宽阔的紫脸膛,光听甩马鞭的声响,就知此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后边的马车上也坐着一个汉子,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白兮兮的长脸,一对眼睛老是骨碌碌地东张西望,警觉着山间道路四周的动静。过了一会儿,此人对车厢里喊道:“三师弟你出来替我赶下车,清早出客栈,已经赶了四五个小时了,有点累了想躺一会儿。”
过了几分钟才从车厢里慢慢地有人应了一句:“我正做梦呢,醒一醒马
茶马古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