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猜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猜想

大约是20多年前,我从成都南下考察南丝路,经新津、邛崃的“临邛道”,芦山、萦经、汉源的“青衣道”,进入“牦牛道”的雅安、石棉、冤宁、西昌、会理、攀枝花,从宁蒗就进入云南的丽江、剑川、大理,再经巍山、永平、到保山,这一段又叫“灵关道”、“清溪道”、“建昌道”,也叫“博南道”。从保山入缅,由高黎贡山到腾冲,这一段也是古丝路的主要干道。
这些古道的名字一定会让人目不暇接并会搞糊涂的。
茶马古道,这个在云南不断进入我们思绪的名字,再次让人惊叹和充满玄想!
尔后,我在云南这片土地上漫游,去过大部分的专县,也就见过无数的古道。有的是古丝路,有的是谓茶马古道。根据我的经验和识见,我已不能分清哪些是丝路哪些是茶马古道了。这些古道多半隐藏在现代公路之侧,有的还潜伏很远很远,久已荒芜,罕有足迹了。有时,试着走进去一小段,渐入蛮荒或丛林,不知去向;云深不知处,便只好打道返回。
古代丝绸之路的南丝路(也叫陆上丝绸之路,因为区别水上的丝路),大约形成于秦之前。是公元前的事了。南丝路往东的一条是从四川宜宾进入昭通,这就是有名的“五尺道”。公元前250年,秦派李冰――就是那位因修筑都江堰而造福万民、遗荫千秋的蜀郡太守,开始在焚道(今宜宾)的崇山峻岭中开山凿岩,修筑通往朱提(今昭通)的驿道。到汉武帝时,又开始了对这条道路的续修,五尺道于公元前112年全部完工,从焚道经朱提(今昭通),达建宁(今曲靖),史称秦汉之际,川滇之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五尺道进入云南盐津后第一道“锁钥南滇,咽喉西蜀”的天险雄关叫石门,又叫“豆沙关”,它位于昭通市盐津县西南21公里处关河北岸的悬崖上。现残存长约350米,道宽5尺,每级尺阶宽窄高矮不等。我去时,拍了现存的留有马蹄痕数石阶,那些深深的蹄印约有上百个之多,多数深几厘米,深的竟达10厘米之上。它会是马蹄留下的吗?茶道多是崎岖难行,据说由雅安至康定的川藏道运输茶叶,少部分靠骡马驮运,大部分靠人力搬运,称为“背背子”。行程按轻重而定,轻者日行40里,重者日行2―30里。途中暂息,背子不卸肩,用丁字形杵拐支撑背子歇气。杵头为铁制,每杵必放在硬石块上,天长日久,石上也就留下窝痕。那么,这些至今还清晰可见的痕印是马蹄印还是杵头印呢?
我在别处见到的茶马古道上的蹄印似乎都要浅一些,依稀可辨的印记留一汪清水,映着我们千年后寻踪后人陌生惊异的脸庞。茶马古道是特指唐宋以来“茶马互市”的古道。这样的话,同古丝路相差约几百年到一千年。茶马古道上的印记是几百年历史的深度,而丝路上的却是2千多年的历史沉积呀。历史的厚重能从蹄印深浅中辨别吗?
从两条古道的路线看,有许多是交叉重叠的。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德钦、再到拉萨。另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昌都再到西藏。再说,除了主干道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支线。这一点研究茶马古道的人没详细考证和说清晰。这就让我们这些外行犯难了。有时走在那些凹凹坑坑的石级上,猜不出它是多少年前的蹄印。同时又想到,这几厘米深的凹陷要多少匹马多少次的叩击才能留下这千古不灭的感叹号?
我有太多的猜想和疑惑要问。
而马匹就在这条道上老去,历史和人也老去。
突想起另一条首开云南现代化的铁路――1910年开出的小火车,也就才100年的历史。轨距同准轨的1435毫米不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猜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nsheng2008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