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理体检的准备和基本方法
(一)体检前准备
1. 用品准备 治疗盘内,放置已消毒的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叩诊锤、手电筒、压舌板、软皮尺、消毒棉签、清洁玻璃片、弯盘、记录用纸、笔等。此外,需准备体重秤、身高测量仪。
2. 环境准备 检查环境应安静、温暖,有适宜的光线,必要时用屏风遮挡和有第三者陪伴在场。
检查前向被检者做好解释工作,如检查的部位、检查的方法、检查的目的,以免引起被检者惊恐不安。让被检者舒适地平卧于床上,适当被盖。
第1页/共31页
(二)体检时注意事项
、举止大方、态度和蔼、操作轻柔。
、准确、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操作要规范。
,一般先检查一般状况,然后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肛门和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按一定顺序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遗漏。
。
,应重点检查,立即配合抢救,待病情好转后再做补充检查。此外,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复查,及时发现新的体征,以修正或补充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
第2页/共31页
(三)护理体检的基本方法
是检查者用视觉观察被检者全身及局部状态的检查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是护理体检中基本的和重要的方法。视诊内容包括病人的年龄、发育、营养、体型、意识、面容、精神状况、体位、步态、外表整洁程度等一般状况;还包括皮肤黏膜、头颈、五官、胸部、腹部、脊柱、四肢、肛门和外生殖器等局部体征。视诊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的部位要充分暴露,利用侧面来的光线观察波动、蠕动或肿块比较清楚。
第3页/共31页
是检查者通过手的触觉来判断病人的器官或组织物理特征的检查方法。触诊适用于全身的各个部位,尤以腹部触诊最常用。触诊可进一步确定视诊所发现的体征,并补充视诊所不能观察到的异常征象,如温度、湿度、震颤、波动感、摩擦感以及包块的部位、大小、轮廓、压痛、质地、移动度等。触诊应使指腹和掌指关节掌面的皮肤与触诊部位接触,因这两处皮肤最为敏感。而对于温度的分辨,则以手背较为敏感。
第4页/共31页
(1)触诊方法 ①浅部触诊法:将右手放在被检查部位,以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运动,进行滑动按摸以触知被检查部位有无触痛或异常感觉。常用以检查皮下结节、肌肉中的包块、关节腔积液、肿大的表浅淋巴结、胸腹壁的病变等。②深部触诊法:运用一手或双手重叠在被检查部位逐渐加压向深层触摸,借以了解被检查部位深部组织及脏器状况。常用于腹部位检查,了解腹腔及盆腔脏器的病变。
第5页/共31页
(2)触诊的注意事项 ①触诊前应向被检者说明检查目的及可能造成的不适,以减轻其紧张或害怕的情绪;②检查腹部时,检查者应立于被检者的右侧,面向被检者,以利于观察被检者的面部表情。被检者取仰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稍屈,以使腹肌放松,检查肝、脾或肾时可取侧卧位;③触诊时手要温暖、干燥,从健侧开始,逐渐移向患侧,由浅入深,由轻变重,边触边注意手下的感觉,并观察被检者的面部表情,设法引开被检者注意力,随时指导被检者做好配合工作;④做下腹部检查时,根据需要可让被检者排空膀胱,或排出粪便。
第6页/共31页
是检查者用手指叩击体表某部,使之振动而产生音响,根据振动和音响特点判断被检部位的器官有无异常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胸部和腹部检查。
第7页/共31页
(1)叩诊的注意事项:①瞩被检者充分暴露被检部位,肌肉放松;根据检查部位不同,采取不同体位;②环境应安静,注意保暖;③叩诊应以掌指关节和腕关节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的运动;④叩诊力量的轻重,随被检器官病灶大小与位置深浅而改变,如对心、肝绝对浊音界用轻叩,而对心、肝相对浊音界偏重叩。
第8页/共31页
(2)常见的叩诊音及临床意义:①清音,正常肺部叩诊为清音;②浊音,心、肝被肺遮盖的部位为浊音;肺炎时因肺组织含气量少可为浊音;腹腔内有一定量液体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③实音,叩击心、肝实质器官时产生实音,大量胸腔积液、肺实变、肿瘤时叩诊音为实音;④鼓音,胃泡区为鼓音区;肺大空洞、气胸、气腹、肠麻痹、肠胀气时可为鼓音;⑤过清音,肺气肿的叩诊音可为过清音。
第9页/共31页
是检查者用听诊器或直接用耳贴在被检部位,听取体内器官所发出的声音,以判断被检器官有无异常的一种检查方法。在心、肺疾病的护理体检中有重要意义,还用于腹部和血管等疾病的检查。广义的听诊包括听语声、咳嗽、呃逆、嗳气、呼吸、肠鸣音、呻吟和哭声等。听诊得到的声音可为护理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第10页/共31页
护理体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