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大西洋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1927年5月20日清晨,一架银白色的单翼飞机载着1700升燃料,从纽约罗斯福机场起飞了。这架飞机是“圣路易斯精神”号,它在沉默寡言的高个子年轻人查尔斯?林德伯格的独自驾驶下,开始了长达5800千米的伟大航程。
林德伯格的此次历史性飞行是当时单人单机最长飞行距离的尝试,同时也是从纽约到巴黎的首航。
林德伯格1902年生于底特律,20岁那年进了飞行学校。1926年,他成为一名邮政飞行员。正是在邮政飞行生活中,林德伯格萌生了单人飞越大西洋的念头。
1927年2月,他成功地得到圣路易斯一些商人的资助。他前往圣地亚哥订购了一架飞机以实施这项计划。在两个月里,他与瑞安航空公司的设计师唐纳德?霍尔合作,将这架飞机改装成了一架单座单翼飞机,它就是不久之后闻名遐迩的“圣路易斯精神”号。这是多么简陋的一架小飞机,除了机身使用金属框架,
14米长的翅膀完全是用木材和布料制成的。制造者精简了一切不必要的负荷,以便装载1700升汽油。造好的飞机有五只副油箱,最远行程一次可飞行7240千米,远远超过纽约到巴黎的距离,这在当时是相当惊人的。林德伯格抱定破釜沉舟的决心,除了一台地磁罗盘外,毅然放弃携带无线电和降落伞等设备,登机前甚至丢弃了牙刷、剃须刀以减轻重量。而他所带的维系生命的全部食品是:5个三明治和3瓶水。
起飞后“圣路易斯精神”号平稳地飞向东北方的新英格兰海岸上空。林德伯格一遍又一遍地查看着投影地图的每个细节,那上面标明了到达巴黎的路线――飞机向北绕一个大圈,通过新英格兰、新斯科舍和纽芬兰上空;尔后横穿北方3200千米的空旷的大西洋到达爱尔兰;最后到达巴黎的布尔歇机场。
林德伯格一路顺风,他的飞机平稳地翱翔于新斯科舍和马萨诸塞之间开阔的大西洋上空。此时,他才感到疲惫不堪,这种状态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一直烦扰着他。
夜幕降临了,他已经在空中飞行了12个小时,把陆地的最后一块界标甩在了身后。从这里直到爱尔兰的海岸,他将完全依靠地磁罗盘、航线图以及自己良好的直觉飞行。这一切都是在与困倦感的搏斗中进行的。随着海面上出现的冰山及前方弥漫的雾气,航程中最危险的区域来临了。
林德伯格在越洋飞行中要克服恶劣的气象、低能见度和来自心理上的孤独和恐惧。飞行中,林德伯格困得眼皮直打架,他深知:在他年轻的生命中,这是最长最难熬的一个夜晚,一个人驾机飞行,瞌睡比坏天气更可怕。为了保持清醒,他使出了浑身解数:抽打自己的脸
飞越大西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