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的目的实习的目的在于把讲课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习标本互相印证, 以加深和巩固对理论部分的理解, 并通过实习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作风及基本技术操作, 逐步达到独立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切片的能力, 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综合的水平, 为其他医学课程打下一定的形态学基础。二、实习的要求组织学实习主要是以自学为主,进行独立操作的原则,教师只是在实习方法和具体内容上予以指导,为此对参加实习的同学提出以下要求: 1. 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纪律,穿白大衣。 2. 实习前预习“实习指导”,实习时按要求认真观察。 3. 用学生证,从显微镜室领取显微镜使用,并填好使用记录本中各项内容。 4. 实习时要爱护显微镜及标本,损坏者要求及时报告,并给以赔偿。 5. 固定座位,不得随意调动。实习桌少放物件,保持充分的工作空间。 6. 班长负责从实验准备室借出切片标本,结束后如数归还。 7. 组织学实习的绘图方法,为了加深认识和理解,应掌握绘图显示,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组织结构并注字。工具:红蓝彩色铅笔与黑色铅笔各一支,将图画在实验报告纸上。方法: 1. 按照显微示教照片, 选择典型。 2. 确定画面 3. 构画草图 4. 着色注字,红色嗜酸性结构,蓝色示嗜碱性结构,黑色铅笔注字。 5. 绘图顺序:画管状器官时,应从腔面向外侧画,画实质性器官,应从表面向内部画。 6. 在图的左上角,应注明标本名称、取材与染色方法三、观察切片标本的注意事项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形态结构,与理论上所理解不一致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有机体生活时, 机能状态不同: 如腺细胞充满分泌物和完全排出后的形态不同, 由柱状可以变为扁平或立方。 2. 立体和平面,全面与局部和关系: 我们观察的标本是组织, 器官的局部一个切面, 不同的断面, 应仔细体会把切面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建立整体观念。 3. 在切片制作的过程中常见有以下几种人为现象: (1) 组织的收缩现象: 制作切片过程中, 应用各种化学药品处理组织, 可引起组织的收缩, 所以在切片中,常看到一部分组织与另一部分组织分离,或看到细胞与周围有较大的空隙。(2) 组织死后变化:动物死亡时间较长,或取材时刀不锋利,使组织受损,组织出现死后变化,在切片中看到细胞结构模糊不清,核固缩等情况。(3) 组织皱褶现象:石蜡切片很薄,在粘片时易皱褶没有展平,经染色后,皱褶处是染色深而厚的一条。(4) 固定液未洗尽,有时存异物,或染色液的渣子。(5) 刀痕,切片刀有缺口,使被切的组织出现直线样空白。实验一:绪论、细胞学复习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拿显微镜时, 不能用手随便提起, 应以右手握镜臂, 左手托镜座, 保持镜身平正, 轻拿轻放。 2. 将显微镜置于身体前方的实验台上,左侧放实习指导,右侧准备绘图。 3. 在观察时, 调整转椅高度, 以便舒适地坐位观察。插上电源, 打开显微镜开关, 选择适当亮度。 4. 观察时把低倍镜( 10× 接物镜) 转到镜筒正下方, 将切片至于载物台上, 用标本移动器固定,一定要使盖玻片向上,并将要观察之组织对准载物台圆孔的中央,将载物台移到上限。 5. 双眼观察, 调节接目镜, 逆时针转动粗调节器, 直至物象清晰为止。切忌不能将载物台从下向上移动调焦。 6. 使用高倍镜时( 40× 接物镜) ,当低倍镜调清晰后,直接将高倍镜转换过来,用细调节器略加调节就可观察。 7. 显微镜观察完毕后, 取下切片, 将镜头叉开, 镜筒降至最低位置关闭开关后, 拔出电源插头,送还显微镜室。 8. 镜头有灰尘附着时, 绝不能用口吹或是用手擦, 应以擦镜纸( 或细绸布) 轻拭之。经常保持显微镜的清洁。总之, 要牢记观察显微镜切片标本的原则, 载物台从上向下移动调焦, 先用低倍镜观察标本全貌,选择典型,再用高倍镜观察重点微细结构。二、细胞学复习(一) 标本 18 脊神经节取材:犬染色: H、E 观察: [ 肉眼] 椭圆形实质性器官[ 低倍镜] 外包结缔组织被膜, 节内有大小不等的神经细胞称节细胞。其胞体被有髓神经纤维束分隔成群。[ 高倍镜] 节细胞圆形或卵圆形, 胞质嗜酸性, 胞质内有细小颗粒状尼氏体, 分布均匀嗜碱性。胞核圆形居中, 胞膜清晰、核仁明显、染色质着色浅。呈颗粒或线状。节细胞被卫星细胞不完全地包裹。(二) 用幻灯及电镜照片复习细胞超微结构。绘脊神经节细胞的组织结构图。实习二、上皮组织被覆上皮分布在体表或管状,囊状器官的内表面(腔面) ,在观察上皮时,一般须器官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寻找。一、标本 56 单层柱状上皮取材:人的小肠染色: H、E 观察: [ 肉眼] 切面为长条状, 标本上一侧有指状突起的小肠腔面, 在突起上还有更细小的突起叫绒毛。[ 低倍镜] 绒毛的表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