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狱政管理 建立专职队伍 推行体制改革
内容提要:狱政管理 专职队伍
关键词: 创新 培养 专职
为全面推进监狱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努力提高改造罪犯质量。完成司法部提出的“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建设目标,体现出社会主义监狱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色和基本内涵。在这一进程中,现行的狱政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不得不去反思传统而寻找未来,构建现代狱政管理的创新机制已成为当前探索监狱体制改革有效途径的迫切需要和理性选择。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浅议狱政管理方面的想法,并将之整理如下,希望能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不当之处,还需领导及同志指点:
一、狱政管理的内涵
狱政管理是指我国监狱依法对在押罪犯直接实施的有关监管改造和罪犯处遇等方面的刑事司法管理工作。它是监狱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监狱工作最集中概括和全过程表现。监管工作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至今,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度发达的现状,我们狱政管理工作也应该适应时代大潮的需要,在科学理念指导下,从狱政管理的内在规律出发,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尤其是加强监狱的管理者—监狱人民警察自身的综合素质,来不断作用于对罪犯的惩罚与改造,促进行刑活动经济和行刑效应的最大化。它是狱政管理的工作目标,更是一个过程,它的内容、要求及其实现所标定的内涵与我们的工作传统、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状态下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提高狱政管理的科学化具有相对性。
由此而来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达到以下目的:
(一)狱政管理的机制要根据这一工作的发展要求,合理设置各个层级的管理机构;优化人员配置组合;专职化人员工作职责;科学地划分职能权限,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职能互补。
(二)狱政管理要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理性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中具有普适性的手段与方法,加大加强管理工作中人的作用,以更好的强化管理效能,提高管理水平。监狱人民警察在对监狱的管理中应当处于的位置。狱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管理关系是监狱依法对在押服刑罪犯的管理
二、当前狱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监狱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监狱的管理同样也应当如此。先进的设施得到物尽其用,完善的制度得到良好的遵守,归根到底都要求要提高全体监狱警察的素质。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思考监狱的发展问题,是能否实践“排头兵”的指导思想问题,是能否全面推进监狱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
当前,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其性质、种类、规模、程度和犯罪的构成随之发生了巨变,与行刑有紧密联系的《刑法》《刑事诉讼法》都已作了修改完善,而《监狱法》依然故我。狱务公开,少数罪犯片面理解公开的目的,与干警对着干,只重权利保护不接受改造义务的事屡屡发生。以至在监狱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少数干警执法不按程序,管理不按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以罚代教以劳代教的落后管理模式仍然沿用,缺乏把先进科学知识与罪犯改造相结合的观点和能力。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形象,成为我们队伍建设的严重障碍。
(一)狱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制度成就,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狱政管理活动中的人治权威影响仍难根除。依法治监必须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强调法治、履规,排斥着人治、任意。但少数民警不认真思考如何依制度办事,依规范管理,却总是想努力营造个人权威,习惯于自己说了算,以人治代替法治。法治被曲解为是用法的威严去治、去吓犯人、去树、去立自己的威信。监狱工作法治化不仅要求监狱依法治监,而且要求监狱管理者要依法改造罪犯,罪犯要依法接受改造,三者缺一不可。虽然《监狱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均有对监狱民警的言行做出了一些禁止性和约束性规定,但缺少具体的监狱民警职业问责规定和职业示范(多年来监狱涌现出的优秀、模范人物多为在发展监狱经济、开展市场营销方面的典型)因此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部分民警仍习惯于用军事化手段管理罪犯,强调绝对服从性;管理过程凭主观判断,简单、粗暴;言行表现任意轻慢;为达到惩罚目的采用人治法则任意解释法规制度滥用处罚权;为强调严格管理而随意终止罪犯应有的处遇权;为显示个人权威,在实施考核奖惩中,搀杂个人好恶,考人情分、关系分等等。人治意识仍在日常管理行为中有意识和无意识、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挥着作用,而心安理得。
(二)监狱的器物建设经过现代化文明监狱创建活动的洗礼,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监狱物态包括建筑与设施离现代科学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科学含量偏低。如我狱条件仍很简陋,硬件设施不足、监控条件简单,现代科技手段如闭路电视监控、红外线报警系统、触摸式报警器等刚完成不久,在使用中尚未真正形成对
创新狱政管理工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