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行政副中心征文
导读: 【情系行政副中心作文1】
“通州”正在升级中。
日前,官方公布了北京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搬到通州 的消息。早在今年7月,“北京市行政副中心”落地通州之说就已尘 埃落定,诸多建设规划细节亦得以披露。家园升级的消息搅动着这片 承载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此则各怀心事。
此间,中新网记者探访了通州区的多个地方, 走近新老通州人的 “喜”、“忧”与“盼”。
喜
――拆迁农户“进城”
北京市通州区位于北京城的东南部,旧时以“通县”闻名。它距 离天安门广场仅20公里,是北京唯一与天津市、河北省都接壤的行 政区。
2012年,北京首次提出在通州“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 随后在2013年、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要求加快通 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今年7月,官方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概念:将通 州建设成为“市行政副中心”。
“市政府要搬到通州的消息,在我们村传了十几年,这回总算成 真了!”住在通州潞城镇大营村三十多年的苏同高兴地向记者说, “周
边的部分村庄已开始拆迁,村里传言,大营村估计在两年之内动迁。”
今年七月初,官方证实,通州区潞城镇 17个村两个月前已纳入 北京市2015年棚户区改造范围,并已确定改造方案,其中首期涉及 潞城镇A区的古城村等6个村,涉及安置人口近8600人。
而苏同所在的大营村,是通州区潞城镇的一个行政村。资料显示, 全村占地面积1200亩,有农户145户,人口 500多人。据当地村民 介绍,他们村虽然不列入首期拆迁名单,但接到上面通知说,他们村 将被列入第二期拆迁名单。
“我还是希望快点拆迁”,货运司机苏同坦言,拆迁了就会有补 偿款,一家五口 400多平米,拆了就能分到3套房和钱款,生活条件 也将大为改善。苏同还希望,村子将来的基础设施能更完备,过上真 正的城市生活。
而在距大营村不远的潞城前北营村,年过六旬的刘远也做着这样 一个“城市梦”,他希望住着的老平房能“鸟枪换炮”变楼房。“这 时候搬,让我赶上好时候了。”刘远说。
刘远介绍,潞城前北营村早已被整村拆迁,目前是中国人民大学 东校区的所在地。而在自家400多平米的平房被拆以后,刘远拿到了 4套房作为补偿,共300平米。除房子外,他家里还有六亩地未被动 用,因而这部分补偿款仍“在路上”。刘远自己估摸着,他们一家六 口在这次拆迁中能获得折合人民币 1000多万元的补偿。
与这里仅一条马路之隔,新前北营小区的一排高楼将是刘远的新 家,届时还将有来自其它村子的拆迁户一同入住。刘远说,那里建设
得差不多了,他希望能尽快搬进去。他的“进城梦”,就要圆了。
在八通线终点土桥站西北角的公交车站,有近十条从河北香河、 廊坊等地开来的通勤公交线路。过街天桥下被数以百计的自行车塞得 满满当当,而地铁站下的停车场也鲜有空位。
忧
――“漂族”生活成本看涨
在已被列入首期拆迁名单的后北营村,搬家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此居住有十多年的王城说,听说要拆迁,村外早就盘踞了很多搬家 司机,最近每天都有很多外地住户离开。
作为一名非京籍住户,王城还不知下一站能去哪里。他说,那些 还未被列入拆迁名单的村庄,房租都在涨。以往一间房的月租不过 200元,现如今有的一口气涨到300元,有的甚至翻了一倍,租
情系行政副中心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