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补虚药及补虚方.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一、补虚药概述
定义 补益畜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叫补虚药。
虚证及分类
气虚——补气药
血虚——补血药
阴虚——滋阴药
阳虚——助阳药
密切关系
阳虚多兼气虚——阳虚
阴虚多伴血虚——饮虚
数证相兼,气血双亏,阴阳俱虚
2
二、补气药
主要功能 补肺气、益脾气。
特点 多味甘,性平或偏温,主入脾、胃、肺经
适应证 脾肺气虚之证和血虚证。
脾气虚 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故脾气虚则见精神倦怠、食欲不振、肚腹胀满、泄泻等。
肺气虚 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则气短气少、动则气喘、自汗无力等。
血虚证 气为血帅,气旺生血,常用于血虚证。
3
1 党参
补中益气、健脾生津 为常用的补气药,治疗一切气虚证。
久病气虚、倦怠乏力、肺虚喘促、脾虚泄泻(四君子汤)。
气虚下陷之垂脱证(补中益气汤)。
津伤口渴、肺虚气短,配麦冬、五味子、生地。
甘,平。入脾、肺经。
4
2 黄芪
补气升阳 为重要的补气药、用于气虚、中气下陷之垂脱证。
固表止汗 用于表虚自汗,配止汗药及防风、白术等。
益气托疮
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气虚脾弱、小便不利,配防己、白术等。
甘,微温。入脾、肺经。
5
3 白术
补脾益气 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四君子汤)或脾胃虚寒(理中汤)。
健脾利水 水湿内停或水湿外溢之水肿(五苓散)。
固表止汗 用于表虚自汗,配黄芪、浮小麦。
安胎 治胎动不安,配当归、白芍、黄芩等。
甘、苦,温。入脾、胃经。
6
4 山药
甘,平。入脾、肺、肾经。
健脾胃 为平补脾胃之药,脾阳虚或胃阴亏,皆可应用。治脾胃虚弱、泄泻等。
益肺气、养肺阴 治肺虚久咳,配沙参、麦冬、五味子等。
补益肾气 肾虚滑精、尿频数等证。治肾虚之尿频数,配益智仁、桑螵蛸等。
7
5 甘草
补中益气 善补脾胃、益心气,治脾胃虚弱证(四君子汤)。
清热解毒 用于疮疡肿毒,配金银花、连翘;治咽喉肿痛,配桔梗、牛蒡子,中毒之解毒要药。
润肺止咳 咳嗽喘息。
缓和药性 调和诸药,味甘矫味。
甘、平。入十二经。
8
6 大枣
补脾和胃 调补脾胃的常用辅助药,多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配党参、白术,加强补益脾胃的功能。
养血安神 用于内伤肝脾、耗伤营血,常配甘草、浮小麦等
缓和药性 本品甘缓性平,调和药性。
甘,平。入脾、胃经。
9
三、补血药
主要功能 补血。
特点 多味甘,性平或偏温,主入心、肝、脾经
适应证 血虚证。
因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血虚证多与心、肝、脾密切相关,治疗时以补心、肝为主,配以健脾药。血虚兼气虚者,配补气药;血虚兼阴虚者,配以滋阴药。
10
1 当归
补血和血 用于血虚体弱,配黄芪、党参、熟地。
活血止痛 多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产后瘀血腹痛等。
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或阴虚之肠燥便秘,配麻仁、杏仁、肉苁蓉。
甘、辛、苦,温。入肝、脾、心经。

补虚药及补虚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3.82 MB
  • 时间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