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见微知著.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见微知著
摘要:本文论及布莱克诗中多个新奇的意象,并透过这些看似一般的物象研读出佛学及存在主义的智慧,并进而探讨布莱克对人及人生的辩证哲思。   关键词:意象;一粒沙;小飞蝇;病玫瑰;哲理
  文学作品中,对任何景物或事物的描写,全部含有些人的情绪或意向。金圣叹曾言,诗经三百篇,虽草木虫鱼鸟兽毕收,而并无一句写景。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全部是情语。可见所谓“意象”一词虽基础是“象”,即视觉形象,但这“象”中还必定包含“意”。即人的主观色彩。
  诗歌创作中,因其通常是形象而鲜明的,因此意象操作便被普遍利用。为展开联想和发挥想象创设了巨大的空间。而诗歌的意象又和直觉关系亲密。并能诱导直觉产生顿悟,打通读者的自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之间的屏障,使读者平时沉潜于心的无意识体验被唤醒。从而产生共鸣。英诗史中就有这么一位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其诗作语言质朴、清新,却内涵深刻,看似一般的物象常包涵无限的哲思。
  一、“一粒沙中见世界”――一尘法界
  天真的预言(Auguries of Innocence)是布莱克最负盛名的作品,其第一节写到To see a world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对这几行诗的译文颇多,其中最具中国诗歌风味又有原作神秘色彩的当属著名美学家宗白华的译文: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布莱克这位神秘主义诗人。其诗常充满神秘玄妙的色调,此诗和佛教思想就有颇多暗合之处,使人很轻易联想到佛教“一尘法界”之喻。
  法就是宇宙的森罗万象,法尔圆融,具足一切法,叫它作法界。华严法界观在表现法界缘起的思想时,曾言“事事无碍法界”。详细阐释为:宇宙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融,举一全收,即使是一微尘,也全部具足对应。一尘即法界,法界即一尘,尘尘法界,重重无尽。
  大能够包含小,小也能够包含大。古代高僧大德常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心量即是小中含大。其实,历来也无大。历来也无小,一切平等,是故大含小,小含大。人说心小,有多小?世间的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真心其实是尽虚空遍法界。因此平等心,是把一切全部深化至无量无边,这就根本平等了。用深广无量之心慈悲平等对待一切有情无情,蠢动含灵,则自然而然带来一片清净安详,自然法喜充满。一粒沙尘中包涵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中蕴藏一个天堂。不论行云流水,不论永恒宇宙,禅无处不在,取得禅心的唯一妙境。唯有“日常”二字。当我们逍遥于布莱克大和小的境界和心智中时,我们也在一粒沙中感受到中西方智慧的融合,也完成了自我精神境界的净化和升华。
  二、“一只愉快的小飞蝇”――存在思索
  布莱克的经验之歌(Song of Experience)中有这么一首小诗“The Fly”,Little Fly/Thy summer’s play/My thoughtless hand/Has brush’d away/Am not I/A fly like thee?/Or art notthou/A man li

2021年一叶知秋见微知著见微知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3-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