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doc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编辑]

多读书,可以与主人公卑可怜之人,笑可鄙之士。读书是超越时空间的邂逅。你会感受李白攀登天姥峰的潇洒;杜甫登临五岳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1

词两首

1、会背诵、默写、解释这两首词。

2、《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
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深处,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这首词写出了词人郊游时的愉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

3《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 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

4、《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作品,张志和,号“烟波钓徒”。
词中了描绘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的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

5、《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雨小,鱼肥,穿了蓑衣,戴了斗笠,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实际是“不想归”,。

6、《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我知道的词牌还有:清平乐、忆江南、水调歌头、沁园春、西江月。

4、兴尽:兴,兴致。
尽了兴致,游兴得到满足。 不须:不必,不一定要。

日暮:夕阳西下 沉醉:大醉 藕花:荷花

5、拓展:

1与荷花有关的诗句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垂钓的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3春天的风、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由“细雨”想到

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2

螳螂捕蝉

1、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了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万分危险的,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
要学会瞻前顾后,考虑周全。

3、螳螂、蝉、黄雀影射了这样一群人: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人。

4、从少年身上得到的启发:在劝谏的时候要有智慧,要注意方式方法。

5、主人公形象:

吴王:知错就改、深明大义; 少年:机智勇敢、无比爱国、足智多谋

6、听了少年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ndy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