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宋钧窑乳钉鼓式洗-钧窑乳钉洗.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宋钧窑乳钉鼓式洗:钧窑乳钉洗
宋钧窑乳钉鼓式洗是青岛市博物馆馆藏珍品之一,是北宋钧窑产品,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   这件器物高厘米,口径厘米,底径厘米,口径均内敛。器外上有两道棱纹,器身上下乳钉纹装饰。腹上一周饰20个乳钉纹,腹下一周饰18个乳钉纹。器如鼓式,底承三如意形扁足。此器造型古朴,庄重大方。胎体稳重、饱满,呈深灰色,风格独特。釉色以乳浊状的天蓝色和月白色为主,间杂以丝缕状红色和青色。口沿,器身上弦纹、乳钉及器足转折处的釉色呈酱色。器内釉薄为天蓝色,有桔皮纹和蚯蚓走泥纹。器底釉刷芝麻酱色,无釉之处亦呈羊肝色。器表展现出红紫相映,如同晚霞幻变,给人以变幻无穷的色彩美感。底部并刻有款识“一”字。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和汝、官、哥、定窑齐名。窑址在河南省禹州城北门内的钧台和八卦洞周围。此地金代称钧州,所以得名。钧官窑,指宋微宗建中、靖国元年到宋微宗宣和七年,公元1101―1126年。这一时期,宋钧窑关键作品为各式花盆、鼓钉洗、敞口尊等陈设用瓷。这些器物的器底刻有汉文数字,又称传世宋钧,是专为宫廷烧制的贡品。官钧为经典的窑变釉,在天青色或紫红色背景上密布着淡蓝至蓝白色的窑变流纹,整个釉面上展现出蓝白交织的颜色改变及生动美妙的窑变流纹。官钧玫瑰紫红釉的乳浊性比蓝钧釉更强。此件宋钧窑鼓式洗,胎体釉色精美、滋润、莹亮,圈足上施了厚釉,有流淌现象,露胎处呈天蓝色、深灰和浅灰等颜色,艳丽绝伦,让人体会到天青霞紫的钧窑特色。不论从造型、釉色等方面观察,此件传世乳钉鼓式洗,含有经典的宋钧窑的特点。
  据现在考证所知,窑器有款始于北宋。款识,它是烧制在瓷器底部的字和数字,表明产地,出产年代或其它必须信息。有款识者大多出自官窑,民窑带款者少。钧瓷中有“内府”或“奉化”等铭文字样。传世钧瓷铭文关键是底刻“一”至“十”的数字。南窑笔记所载:“有一二数目字样于底足之间,配合一付之记号也”。经钧窑遗址发掘研究,解答了数目标用意。即数字越大,其口径越小,器身越低;数字越小,其口径则越大,器身越高。此件底部刻有“一”的字样。是和产品的尺寸大小有亲密关系的,说明它是器物中最大的一件,是器物配正确记号。从中能够看出,工匠在制作御用瓷器上很规范,严格根据既定的规格而烧造。生产的产品禁止流入民间。所以官窑瓷器保留下来甚少。此件钧窑洗应为北宋晚期宫廷陈设的艺术珍品。
  宋钧瓷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釉层中的“蚯蚓走泥纹”。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因为釉汁中多种呈色的金属的重量不一样,因此,厚釉是钧瓷釉色美的必备条件。为了把釉层堆积得更厚些,工匠采取在素烧过的坯上施一层釉便入炉用低温烘烤一次的方法,使釉层固定下来后再施二层釉。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早期发生龟裂,再把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高温烧成。此件宋钧窑鼓式洗是在平滑的釉面之下,出现了颜色较为深沉的纹理,隐隐约约,曲曲弯弯,仿佛蚯蚓在泥土中游走留下的痕迹。这也是后人判定它真伪的主要依据。
  有关这件器物的来历,还有一段趣事。上世纪60年代,青岛市文物商店的领导常常派富有文物判定能力的职员到市、区、县、农村蹲点,抢救社会上的零碎文物。通常她们到过的地方,了解到哪里有文物,从不轻易放过,或是动员上缴国家,或是动员卖给国家。此钧窑乳钉鼓式洗便是青岛市文物商店的张老先生在山东乳山收购的。
  1962年春天的一天

2021年宋钧窑乳钉鼓式洗-钧窑乳钉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