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寻访南川郑氏大院 重庆南川郑氏.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1年寻访南川郑氏大院_重庆南川郑氏寻访南川郑氏大院_重庆南川郑氏

     仲夏的一个炎热日子,凭着工作责任感和热情,我们博物馆一行六名人员驱车从石码出发前往港尾镇的方向行驶,大约经过三十分钟20公里旅程,在省道公路的左边能够看见“美山村”的牌子,拐了弯再走3公里的村道是一座气势恢宏、规模庞大的古宅厝——南川郑氏古大院,已经赫然在望。
  大院占地28亩,共有118间房,由主厝、护厝、厢房组成一个“工”方形,中间是巨大的埕圃,红瓦为顶、青石为基,燕尾脊双向高翘。栋梁、牌坊、门窗、户扇雕着花鸟虫鱼、龙虎狮豹,形状各异、形象逼真。置身其中,就会被其气派大方、造工考究、布局严整、雕饰精美的高超艺术魅力所震撼,这是一座极富闽南建筑风格的经典古民居,含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2021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院坐西向东,设有前门、后门、南门、北门。院前即使没有官宦人家高耸的旗杆和威严的石狮,不过前门门窗上四处全部是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后门题写了一幅对联“五凤来仪攀际全部以展翅,三龙聚会拱平岭而回头”别有一番韵味。“际全部”、“平岭”是浮宫镇的两个村落名字,此联意涵人文地理,又拟物拟人,而且题刻的书法艺术技艺高超,堪称文笔双绝。南北两侧、中间各置大门,能够南北相望,号称“龙虎门”。门的两侧设圆窗,嵌入雕琢的立体花纹窗,门廊镶满精雕细刻的题匾、门联、书画卷轴,富丽堂皇。
  宅院的左前方有一幢湮没在乡间的荒草和鸡舍间的二层楼房。坐北向南,建筑风格保持着浓厚的闽南侨乡特色。门庭垣墙采取精雕细刻的砖石结构,石刻的题匾、门联、顶层设有露天“砖棚”,铺有红砖,围以釉陶瓷栏杆,设置造型独特的“滴水”,楼上大厅挂着“梯青”的匾额,当地老人称此楼为“小姐楼”或“女儿楼”。据传是郑永昌送给女儿的礼品。现在,此楼已摇摇欲坠,纯属危房建筑了。
  和“梯青楼”同排的左护屋墙壁上,郑家大院主人亲自题诗一首,行书字体“霜天留饮故情欢,银炉金炉夜不寒。若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壬辰孟冬·主人书此诗为1982年“谦光”家庙完工庆典时创立人所自题,诗律严谨,平仄工整,寓意深远。
  据郑氏后人郑明强介绍,南川郑氏古宅始建于1884年,建筑工程庞大,历时四十多年,花费钱银计为二百万余两。古宅的创立人郑永昌,她从小在美山长大,12岁入私塾读书,14岁时母亲不幸逝世,17岁那年大闹饥荒,“饥寒迫身,莫可言状”,只好寄住姐姐家中,继续念书,一心想考取功名。无奈“学贾无资,进退维谷,饥不可餐,寒不可衣”,遂停止学业。并于1860年12月即咸丰十年“即偕友人出走南洋”谋计逃生。
  到南洋后,郑永昌吃苦耐劳、勤奋肯干、才智过人,被当地富商李氏相中,“不周年即赘于南山李氏之家”,成为其乘龙快婿,帮衬李家整理财务,扩大生意。她也分享利润,寄钱回家赡养父亲。很快,父兄相继逝世。同治七年1868二月,她回家料理父亲丧事。事情办完后,另娶郭氏为妾。第二年1869十月,郑永昌第二次出洋,此时她30岁。“自己经营,立号‘光盛’,持筹握算,朝乾夕惕”摘自郑永昌蓝林谦光郑氏庙记经过十年磨练,30岁的郑永昌已深得经商之道,她开始自立门户,开设“光盛”的商号,经过七年艰苦奋斗,最终在印尼建立自己的产业——“店屋栈所,前后有八进之大”。这么,她在故乡和印尼两地的安居和温饱全部有着落

2021年寻访南川郑氏大院 重庆南川郑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