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具体采样实施方案
目的和工作内容
确定场地的污染物种类、污染分布及污染程度。主要工作内容为初步采样和详细采样。初步采样又称为确认采样,主要是通过与场地筛选值比较,分析和确认场地是否存潜在风险及关注污染物;详细采样目的是确定污染物具体分布及污染程度。
采样
制定采样计划
我司根据场地调查单位制定的现场采样计划实施采用,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建议。采样计划内容应包括:核查已有信息、判断潜在污染情况、制定采样方案(包括采样目的、采样布点、采样方法、样品保存与流转、样品分析等)、确定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程序、制定场地调查安全与健康计划等。
采样布点
采样布点工作由本司协助客户完成。
采样分析项目
采样分析项目应包括第一阶段调查识别的污染物;对于不能确定的项目,可选取少量潜在典型污染样品进行筛选分析。一般工业场地可选择的检测项目有: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氰化物、石棉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如遇土壤和地下水明显异常而常规检测项目无法识别时,可采用生物毒性测试方法进行筛选断;如遇有明显异臭或刺激性气味,而项目无法检测时,应考虑通过恶臭指标等进行筛选判断。场地环境调查涉及地表水和残余废弃物监测,按照《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执行。
现场采样
(1)采样准备
根据采样计划,制定采样计划表,准备各种记录表单、必需的监控器材、足够的取样器材并进行消毒或预先清洗。
(2)现场定位
根据采样计划,对采样点进行现场定位测量(高程、坐标)。可采用地物法和仪器测量法,可选择的仪器主要有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和高精度的全球定位仪。定位测量完成后,可用钉桩、旗帜等器材标志采样点。
(3)计划调整
场地采样过程可能受地下管网(如煤气管、电缆)、建筑物等影响而无法按采样计划实施,场地评价人员应分析其对采样的影响,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采样计划,或提出在场地障碍物清除后,是否需要开展场地的补充评价。
当出现下列情况可调整采样计划:
1)当现场条件受限无法实施采样时,采样点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现场状况和预期之间差异较大时,如现场水文地质条件与布点时的预期相差较大时,应根据现场水文地质勘测结果,调整布点或开展必要的补充采样。
(4)样品采集
根据采样计划,现场采集土壤、地表水及底泥样品,同时采集现场质量控制样。在采样时,应做好现场记录。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使用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土壤地下水取样修复一体机——GY-SR60,。
1)土壤采样
原则:
少扰动;
勿混合;
勤记录。
土壤采样流程:
2)地表水取样
①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BOD、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②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等。
底泥取样
采样器为管式采样器,将内径小10cm(不宜过粗)的钢管剖开成两半,焊接上合页栓,制作成可以开合的管状采样器。钢管长度最好小于3m,便于车辆运输,另备长度不等的稍粗的钢管。用于深水采样器不够长时可以套在采样器上完成采样。采样时采样器应垂直插入泥中,并用榔头尽量往下打,以取到深层的粘土。
(5)样品运输与保存
样品的运输与保存工作由本司配合检测公司完成。
(6)注意事项
1)防止采样过程的交叉污染
在两次钻孔之间,钻探设备应该进行清洗;当与土壤接触的其他采样工具重复使用时,应清洗后使用。采样过程中要佩戴手套。为避免不同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每采集一个样品须更换一次手套。每采完一次样,都须将采样工具用自来水洗净后再用蒸馏水淋洗一遍。液体汲取器则为一次性使用。
2)防止采样的二次污染
采用直推式取土,无废弃土样污染;洗井及设备清洗废水应使用塑料容器进行收集,不得随意排放。
3)现场质量控制
规范采样操作:采样前组织操作培训,采样中一律按规程操作,设置现场工程师监理。采集质量控制样: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样一般包括现场平行样、现场空白样、运输空白样、清洗空白样等,且质量控制样的总数应不少于总样品数的10%。规范采样记录:将所有必需的记录项制成表格,并逐一填写。采样送检单必须注明填写人和核对人。
4)个人防护
根据国家有关危险物质使用及健康安全等相关法规制订现场人员安全防护计划,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现场人员须按有关规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严格执行现场设备操作规范,防止因
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实施方案gp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