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荣格与《易经》.doc.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荣格与《易经》-国学论文下载摘要: 荣格在《易经》的影响下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同时性原理”, 这是一种与因果律完全不同的普遍性联系。本文介绍了荣格的这一原理,依据《易传》的相关论述对其作了深入剖析,并进一步用“同气相求”“同类相动”的道理,对同时性现象,包括占筮过程作了新的解释。文章认为,荣格在肯定《易经》科学价值的同时,正确地指出了《易经》所代表的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在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上的根本区别。关键词: 荣格;易经;同时性原理;因果律;同气相求;感应 C. G. Jung and Yi Jing Abstract: Influenced byYiJing ,. Jung raised the theoretically valuable synchronistic principle ,which reveals anacausal versati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ing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is principle and makes deep analysis ounts related inYizhuan ,and gives anew interpretation tosynchronistic phenomena including the procedure ofpination bythe theory of“creatures ofthe same nature seek and respond one another ”uphold inYizhuan .The paper holds that ,inaffirming the scientific value ofYiJing ,Jung correctly pointed out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sciences embodied byYiJing and Western sciences inthinking modes and cognitive methods. Key words: Jung; YiJing ;synchronistic principle; law ofcausality; sensation and response 一代心理学大师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1875-1961) 与《易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西方学者中,像荣格这样理解《易经》并深受其影响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荣格关于《易经》的论述,非常值得心理学和哲学工作者关注。一、《易经》深深触动了荣格荣格是瑞士的一位精神病学家,早年从教于苏黎士大学,并担任苏黎士大学神经病诊疗所的高级医生,对东方哲学与修炼极感兴趣。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与东方思想不断对话的一生。荣格曾犀利批评当时的学院心理学,是过分强调理性因而束缚人们思想的唯理智主义。荣格准确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与卫礼贤( Richard Wilhelm )的帮助分不开。卫礼贤居留中国长达 20年之久,深通中国古代哲学,还将《易经》译为德文,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德文译本。 1920 年荣格与卫礼贤相遇,成为学术至交。可以说,荣格最有原创性的一些观念,都与东方思想有关。荣格自己也承认,他的某些观点根本上源自东方思想的启蒙,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同时性原理”之于《易经》。荣格对他晚年才敢公然提倡的这项原理非常重视,因为如果同时性原理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人类建构知识的基本设定——因果律,就要受到很大的挑战。荣格认为同时性原理除了可以从心理分析的案例中获得佐证外,主要是《易经》提供了最为完美的理论基础及程序运作。荣格全面研索《易经》,开始于 20世纪初的一个夏季,他决心要弄明白“《易经》中的答案是否真有意义”。当时,他被自己所见到的“惊人的巧合”迷住了:他发现答案有意义乃是常例。从 1920 年,荣格开始在治疗中采用《易经》中所描述的方法,疗效甚显。到 1925 年,荣格的非洲之行结束,他已经完全熟悉了《易经》,并对其富有意义的答案毫不怀疑了。关于如何占问《易经》和对所得答案如何评价,荣格有过这样的描述: “我只是将三枚小铜板轻掷空中,然后它们掉下、滚动,最后静止不动,有时正面在上,有时反面在上。这种技巧初看似乎全无意义,但具有意义的反应却由此兴起,这种事实真是奥妙,这也是《易经》最杰出的成就”。[ 1](第 214-215 页)荣格极高地赞誉《易经》: “很可能再没有别的著作像这本书那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动气韵。”[2](第 208 页) 二、同时性原理与占筮荣格对《易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下通过占筮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论乃是常有的事,这与他多年的个人经验和临床

荣格与《易经》.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x11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