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礼“务农” 务农
创业二十年后,60岁的朱新礼自称当起了甩手掌柜。 5月底的一次集团大会上,台下坐着100多位总经理,只有五分之一是朱新礼熟知的面孔;遍布全国的70多家分企业,其中20多家投产至今朱新礼还没去过。6月11日,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企业以下简称汇源集团公布公告称,和某银行签署了1亿美元的定时贷款融资协议,而该企业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表示“从没有听说过”,在一旁的下属出言提醒说这事去年就定了。
不过,没有些人怀疑朱新礼对汇源集团的掌控力。
上述1亿美元贷款融资协议签署时,朱新礼是这家中国最大果汁厂商的单一最大股东,占股%。当初,对方提了两个条件,一是朱新礼为企业单一最大股东,二是朱新礼拥有本企业最少30%的各类已发行股本,假如情况有变则贷款取消。在过去十年里,汇源集团曾前后引入德隆集团、统一集团、赛富基金的资金,甚至一度让出企业控股权,但最终,汇源集团控股权还是回到了朱新礼手中。
“待这一亿美元全部到位以后,汇源股权结构是否会发生改变?”中者问。朱新礼笑着摇了摇头。
“放手”果汁
果汁行业对朱新礼来说,已经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
朱新礼在2021年决定将汇源集团出售给可口可乐时,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进行调查,最终在一年后否决了这笔跨国并购。今年6月15日,在山东淄博举行的慧中国企业领袖论坛上,朱新礼还是以为,从商业的角度看,那是一笔合算的交易。
股价改变印证了朱新礼当初的判定。2021年6月18日,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汇源集团,股价在港元收盘,这大约只是当初可口可乐计划并购汇源集团时报价的五分之一。汇源股价低迷和目前全球性的资本市场不振不无关系,但中国果汁市场增加缓慢却是不争的事实。
包含汇源在内的我国多家果汁厂商,常引用这么一组数据来描绘中国果汁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增加空间:中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这组数据源自2021年针对北京、上海等六城市进行的一次调查,组织者为汇源集团和专业调查机构中央电视台CTR。
这份调查也分析了中国人不爱喝果汁的两大原因:消费者没有养成喝果汁的习惯,果汁的营养价值没有得到普及;果汁行业甚至一度受到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影响最大的一次当属2021年3月发生的塑化剂事件。
2021年,汇源集团的收入仅增加了个百分点,毛利润下滑一成左右。汇源集团在年报中指出,这里面现有“宏观经济环境充满复杂性和挑战性”的原因,同时受塑化剂事件影响,“本集团部分中浓度果汁及果汁饮料产品较其它产品受到更严重影响。但非果汁饮料和OEM业务仍保持稳健增加。”
汇源集团竞争对手们旗下的果汁饮料也遭受巨大冲击。2021年前后,中国的果汁行业几乎和牛奶业同时起步,但十年时间,在蒙牛和伊利的拉动下,牛奶行业已经形成近千亿规模,而果汁行业依然在数百亿元间浮动。其中,低浓度果汁市场被统一集团、康师傅集团做大,不过50%以上的中高浓度果汁市场规模一直没能超出百亿元。
曾在一家国际对冲基金工作的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黄成扬接收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中高浓度果汁市场规模一直没有做大,现有企业本身经营管理的原因,也和该行业资产密集属性相关,中高浓度果汁生产商往往需要从果树种植、榨汁加工、渠道建设,进行全产业链投资,对企业资
2021年朱新礼“务农” 务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