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祭 文化之殇十年祭
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叙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和观赏自然、认识社会、全部有启发。
请依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不想读诗了,真的,自从海子走后,顾城走了,我就对诗不再怀有一丝爱好。
常常走到书店里,从尘封的角落里,好不轻易才翻出一两本诗集,细读来却又是如此的乏味,不是无病呻吟的絮语,便是歌舞升平的赞颂,极少看到那样有血性有文化良知的诗作。这是否在暗示我们诗人的秉性早被纷繁的人世湮没了,而留下的是分裂的文格及人格。“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说得倒是轻松,可是我们又有多少旷世奇才,因为人世而无法自拔,抛弃了才情,抛弃了文格,乃至抛弃了她们心目中孜孜以求的伊甸园。秦桧因为人世而丧失文格和人格自无须说,就连我们所推崇的很多文人,也是在出和入之间飘摇不定啊!至圣者如孔夫子,恐怕也只是在碰壁以后,她才狠狠心,颇有点自我慰藉地说:“道不行,乘槎浮于海!”又有多少人因为“出”,而出得彻根本底,乃至摈弃尘世,槟弃自我,乃至槟弃肉身,铁轨上的咆哮寒风,无法吹散我们心中的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十分无奈以后悲痛地发觉,“文章憎命达”竟是一语成真,诗作中所谓“生气”、“高致”竟要以形体的自戕作代价!我们怀以了解的眼光,去看待精神的殉道者。她们因为出得太远而成就了其文格和人格统一。明白了这,也就不难以理性的思维去看待王国维为何自投于昆明湖,乃至川端康成为何剖腹自杀。
入和出竟是如此地难以调和,想起眼下的书籍,有哗众取宠的噱头,有故作清高的摆谱,有媚俗
2021年殇祭 文化之殇十年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