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中心学校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制度
学生是受教育者,要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关怀,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这就要求学生要学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照着去做,注意规范行为的养成。而班主任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者,要身体力行,作学生的表率,督促学生遵守《规范》的具体要求。根据我中心校的具体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德育工作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规范》在德育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特制订如下考核制度:
一、考核办法
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按月评定每位学生对《规范》的执行情况定量打分,量化计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60分,然后一学期结束时总评,再确定操行等级,等级分为优秀(90分一100分)、良好(80分一89分)、合格(70分一79分)、不合格(70分以下)四个等级。合格率={(优秀十良好+合格)人数/班级总人数}X100%。
二、《规范》内容的具体分值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共20条,根据学生执行规范情况每一条得分在3—5分,班主任可根据年级的不同对每一条规范内容要求尺度有所不同。如果完全做不到可不得分。考核一次20条的累计分就是该生执行规范的等级分。
三、《规范》操行等级评定考核表。(见附表)
各班班主任要认真做好考核记录,每月中心校抽查,学期末汇总后交回中心校。
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